[实用新型]一种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102240.3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8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寇广辉;王旭东;胡浩桦;方树;叶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9/00 | 分类号: | G01C9/00;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尤健雄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支模 支撑 结构 安全 预警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
背景技术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的沉降和位移,如变化过大可能发生垮塌事故。为及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支撑系统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目前,高支模监控方案采用全站仪和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对支撑系统进行监测,由于支撑系统结构组件密集,规模较大,造成视线遮挡,传感器安装困难,所以,通常监测的点非常有限,且施工环境对监测结果影响较大。由于采用人工测量方式,采样频率很低,监测人员投入时间长及设备投入大。且不能完成全天候的监测任务,这给工地安全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应用于含有脚手架的高支模支撑结构,所述脚手架由多根立杆和横杆搭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设有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和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设有两个脚手架管夹、三个万向节、两根杆件和两个倾角传感器;对于同一个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它的两个所述脚手架管夹安装固定在同一根作为被监测对象的所述立杆上,并且,所述两个脚手架管夹用于连接所述万向节的安装平面相平行设置,第一个所述脚手架管夹位于第二个所述脚手架管夹的上方,第一根所述杆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个脚手架管夹通过第一个所述万向节相连,第二根所述杆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个脚手架管夹通过第二个所述万向节相连,所述第一根杆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根杆件的上端通过第三个所述万向节相连,第一个所述倾角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根杆件上,且所述第一个倾角传感器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根杆件的轴向相平行,第二个所述倾角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根杆件上,且所述第二个倾角传感器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根杆件的轴向相平行;所述两个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电气连接。
为了能够更清楚的检测出高支模支撑结构的变形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脚手架管夹安装固定在所述立杆与所述横杆连接的节点位置上。
为了减小由倾角传感器的重量对杆件产生的力矩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个倾角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根杆件的上部位置上,所述第二个倾角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第二根杆件的下部位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高支模支撑结构安全预警设备设有多套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安装在同一根作为被监测对象的立杆上的多套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首尾相连,即:对于安装在同一根作为被监测对象的立杆上的多套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上下相邻的两套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中位于上方者的所述第二个脚手架管夹与位于下方者的所述第一个脚手架管夹为同一个脚手架管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设有处理器、数据采集接口和用于为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供电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接口与所述各个倾角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气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数据采集接口接收所述各个倾角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实施方式:所述柔性二元体结构变形测量组件的至少一根杆件上固定有LED灯带,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还设有开关控制模块,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块与所述LED灯带电气连接,所述处理器能够通过所述开关控制模块分别驱动每一根所述LED灯带点亮和熄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实施方式:所述的数据采集处理服务器还设有数据传输接口,所述处理器能够通过所述数据传输接口连接外部WiFi传输模块和外部无线数传电台模块,所述处理器能够通过所述外部WiFi传输模块或外部无线数传电台模块与远程终端进行通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1022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