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停车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8103.7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宏;罗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余哲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停车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智能停车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用于车库中的智能停车平台开始出现并普及。用户可将车辆停放于智能停车平台上,由智能停车平台对车辆进行辅助停靠,并对停放好的车辆进行位置校正,最后可通过汽车搬车机器人将车辆搬运走,实现车辆的合理调度。
然而,传统的智能停车平台中,其车辆通过驾驶员驶入后,没有对应的定位装置来辅助车辆的定位,导致车辆停靠位置过前或过后,车辆位置左右偏移,并且,由于车辆无法精确定位,也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搬车机器人对其进行搬运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辅助车辆精确停靠定位的智能停车平台。
一种智能停车平台,包括:
座体;及
止挡装置,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端,所述止挡装置包括:
止挡架,所述止挡架包括连接部及止挡部,所述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止挡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止挡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且随着所述连接部的转动,能够使所述止挡部的另一端移动并凸出于所述座体的表面;
止挡驱动机构,与所述止挡架相联动,以驱动所述止挡架转动;及
止挡滚筒,设置于所述止挡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
其中,车辆驶入所述座体上,所述止挡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止挡架转动,以使所述止挡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座体的表面,进而使得所述止挡滚筒与所述车辆的轮胎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止挡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座体一端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为中空结构,所述智能停车平台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
滑槽,设置于所述座体中部,所述滑槽为长条状结构,且所述滑槽由所述座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滑槽与所述座体的表面齐平;及
升降驱动机构,与所述滑槽联动,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可驱动所述滑槽升降;
其中,当所述滑槽下降,以使所述滑槽与所述座体间形成用于供搬车机器人通过的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能够使所述车辆对中的对中装置,所述对中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对中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两侧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装置包括:
对中杆机构,所述对中杆机构包括对中杆及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两端,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座体内,且相对所述座体可滑动,所述座体上开设有避位孔,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避位孔部分暴露于所述座体的表面,所述对中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座暴露于所述座体的表面的部分相连接;
对中驱动机构,为两套,两个所述对中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座相联动,所述对中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连接座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对中杆能够在所述座体的表面上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驱动机构为电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电机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对中滚筒机构,所述对中滚筒机构由多个可滚动的对中滚筒组成,多个所述对中滚筒由所述座体设有对中杆机构的侧边向所述座体的中部排列,所述车辆的轮胎可停泊于所述对中滚筒机构上,所述对中杆运动,以带动所述车辆的轮胎在所述对中滚筒机构上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装置还包括刹车机构,所述刹车机构能够刹住多个所述对中滚筒,以使多个所述对中滚筒无法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中滚筒机构包括前轮滚筒机构及后轮滚筒机构,所述前轮滚筒机构及后轮滚筒机构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前轮滚筒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座体的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后轮滚筒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的两侧;
其中,在所述前轮滚筒机构的多个所述对中滚筒中,所述对中滚筒的长度在所述座体侧边向所述座体的中间的排列方向上逐渐变短,并且,所述前轮滚筒机构中部凹陷。
上述智能停车平台中,当车辆驶入座体上后,止挡驱动机构驱动止挡架转动,以使止挡部的一端凸出于座体的表面,进而使得止挡滚筒与车辆的轮胎相抵持,以辅助车辆精确定位。
此外,上述智能停车平台中,可通过对中装置,可作用于车辆的两侧,将车辆的朝向摆正,进一步增加了车辆停泊定位的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8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小区变电站的屏蔽降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及拍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