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弹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3742.4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文;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7/00 | 分类号: | F23Q7/00;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弹点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弹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样品燃烧的氧弹点火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通过点火丝熔断点火和通过棉线点火。其中,通过点火丝熔断点火即点火丝两端分别于电极相连,电极通电后瞬间升温熔断引燃样品,点火丝的材料一般是镍铬丝。由于每次试验均需要更换点火丝,操作比较复杂,而且点火丝并不能完全烧完,电极两端会有残余,导致每次点火热不一致,需要计算残余点火丝热量,从而增加了热量测定的工作量,另外残余点火丝会增加人工清扫工作。采用棉线点火是指通过电阻丝发热引燃棉线,利用棉线把样品引燃。该方式每次试验均需要挂棉线,操作较麻烦,而且清洗氧弹时电阻丝或氧弹内壁会挂水,因棉线打湿会导致点火失败,故增加了人工清扫工作。
常见的一种氧弹如图1所示,氧弹弹体1′内布置两个电极2′,其中一个电极2′用于支撑燃烧皿4′,两个电极2′用镍铬丝3′连接起来,镍铬丝3′中部与燃烧皿4′内的样品接触。当系统发出点火指令后,两个电极通电,镍铬丝瞬间升温熔断,从而达到点燃样品的目的。目前该点火方式应用较为普遍,但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由于氧弹内部结构精密,装载样品时必须小心操作,尤其是镍铬丝不能接触燃烧皿,因此在操作程序上带来一定的繁琐;
2、燃烧用的镍铬丝为合金,耗材成本较大;
3、因人工连接镍铬丝,有可能出现连接不妥,导致点火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氧弹点火装置,该装置采用激光点火,可简化点火流程,提高点火成功率,降低耗材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弹点火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氧弹弹体和位于氧弹弹体内部的燃烧皿,所述激光发生器的出光口正对所述燃烧皿,所述激光发生器向所述燃烧皿内发射激光,激光在所述燃烧皿内的样品表面聚集成光斑,激光持续发射后引燃样品。
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点火方式,激光的主要特点是单色性好,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及相干性,且亮度高,最重要的是能量密度大。本实用新型的氧弹点火装置在燃烧皿装好样品后,启动点火程序,激光发生器在短时间内发射高能量、高聚集、高密度的激光束,聚集在样品表面,持续聚集后在高纯氧环境下将样品引燃。将现有的点火丝点火方式替换为激光点火方式,优化氧弹的内部结构,简化点火流程,减少人员操作难度及清洁工作量;同时,取消原来的镍铬丝,大大降低了耗材成本,激光发生器采用普通电源即可,基本无耗材产生。本实用新型的氧弹点火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氧弹点火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氧弹点火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提供一种氧弹点火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光发生器1、氧弹弹体2和位于氧弹弹体2内部的燃烧皿4,所述激光发生器1的出光口正对所述燃烧皿4。所述激光发生器1向所述燃烧皿4内发射激光,激光在所述燃烧皿4内的样品表面聚集成光斑,激光持续照射后引燃样品。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燃烧皿4通过支撑杆3与所述氧弹弹体2连接,所述燃烧皿4悬空于所述氧弹弹体2中,不与其直接接触。所述支撑杆3竖直地设置在所述氧弹弹体2内,所述支撑杆3的下端与所述燃烧皿4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至所述氧弹弹体2的上部。所述支撑杆3采用抗氧化材料制成。与现有结构相比,该点火装置在氧弹原有的充氧阀结构基础上,取消两个电极,利用一根抗氧化的支撑杆3将燃烧皿4托起,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护,降低成本。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杆3靠近所述氧弹弹体2的侧壁设置,所述支撑杆3与所述燃烧皿4的边缘部分连接,所述燃烧皿4的中部位于所述氧弹弹体2内腔的中部。将所述燃烧皿4放置在所述氧弹弹体2的中部,便于所述激光发生器1的激光聚焦至所述燃烧皿4内的样品上。
作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激光发生器1位于所述氧弹弹体2的上方,出口光正对燃烧皿的中部。所述激光发生器1向下发射激光聚集至燃烧皿4的样品表面,激光持续聚集后将样品引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37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