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93715.7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罗鸿璟;刘兴良;萧裕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46;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4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与金属壳体固持配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新型第M344631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安装至一电路板并用于供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具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前壁、后壁、底壁及与所述前壁、后壁及底壁相互连接而形成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印刷电路板的空腔的一对侧壁,其中所述金属壳体的收容空间的底部用以收容绝缘本体,顶部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所述绝缘本体通过配合装置与金属壳体相配。然,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的配合仅靠绝缘本体上设有凸部及金属壳体设有与所述凸部配合的孔洞,插拔所述电子卡过程中,便易导致所述金属壳体于所述连接器上摇晃而导致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性连接不稳定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连接器进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升固持效果及稳定性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两个纵长的侧壁、连接所述两个侧壁的两个端壁及位于两个侧壁及两个端壁之间的中央插槽,所述两个侧壁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凸部及自所述第一侧壁凹设并贯穿所述第一凸部的第一凹槽,所述金属壳体设有配合至所述第一凸部上的第一突出部及向上止挡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第一止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部沿一纵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槽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凸部及自所述第二侧壁凹设并贯穿所述第二凸部的第二凹槽,所述金属壳体设有配合至所述第二凸部上的第二突出部及向上止挡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第二止挡部。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壁设有凸肋,所述金属壳体设有向下架设于所述凸肋的抵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包覆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及贴覆所述两端壁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纵长的凸型部、自所述凸型部向下弯折延伸的延伸部及自所述延伸部进一步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止挡部为所述延伸部向内冲突形成的凸片,所述第二侧部包括呈平板状贴覆至绝缘本体的第二侧壁的平板部及自所述平板部弯折延伸的第二突出部,所述延伸部贴覆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凸型部与所述端部及平板部的上半部共同形成位于绝缘本体顶面上方的收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凸型部设有一对分别连接至所述两端部的侧翼及连接所述两侧翼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相较所述两侧翼远离所述第一侧壁凸伸,从而使所述金属壳体的对接端口在俯视时呈“凸”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止挡部自所述第一开口底部向上并向内倾斜延伸以止挡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止挡部自所述第二开口底部向上并向内倾斜延伸以止挡于所述第二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面设有至少一个凸柱,所述凸柱上设有贯穿其底面的让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接触部及安装部,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固持的端子槽,所述让位槽与其邻近的端子槽相连通以供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装设至端子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靠近所述绝缘本体的端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设置有自所述底面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的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金属壳体设置有与所述与所述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配合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及止挡于所述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内的第一止挡部及第二止挡部,并且进一步于所述金属壳体上设置有抵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侧壁上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止挡部朝向相反方向设置,因此提升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金属壳体固持作用,从而提升了所述电连接器的结构强度及与对接连接器对接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未经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3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