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专用于姬松茸的同步增温菇房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093668.6 申请日: 2016-09-30
公开(公告)号: CN206149914U 公开(公告)日: 2017-05-10
发明(设计)人: 蔡开地;黄梅卿;邱春锦;翁文彬;郑羡清;甘盛锋 申请(专利权)人: 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局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
代理公司: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7 代理人: 傅契克
地址: 3511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专用 姬松茸 同步 增温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专用于姬松茸的同步增温菇房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不少菇农为了常年稳产高产,大量采用反季节栽培的方法生产原先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和春末初秋季节生长的高温型食用菌,以栽培姬松茸为例,菇农根据气候变化,在冬季或初春秋末较低温季节,为了让这些高温型食用菌正常生长,除了盖菇房或菇棚外,还要在菇房菇棚内保持一个适宜食用菌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环境,才能做到周年正常出菇,稳产高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目前菇农多是采用炉灶加热提温的方法(见发明专利号为201010242847.2、名称为“用于栽培姬松茸的干热式二次发酵法及干热式加温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以及实用新型专利号为201120041076.0、名称为“用于食用菌菇房的活动门式加温保温炉灶”),但是目前使用的加热炉灶生温增温装置不能达到同步增温的效果,这对姬松茸的管理非常不利。

又,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鲜香,食用价值颇高,极受人们青睐(注:姬松茸价格连年攀升,其干品价格已飙升至数百元一公斤)。姬松茸也是我区主栽食用菌之一,栽培面积常年超过26万m2,产量1000多吨。我区栽培姬松茸已有十几年了,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种方式,但多以秋栽为主。由于姬松茸菌丝生长温度为10℃~30℃,适宜温度为22℃~26℃。子实体形成生长温度是20℃~33℃,适温是22℃~25℃,这较其它蘑菇属的食用菌耐高温能力强,而低于15℃就不出菇。但在自然条件下栽培姬松茸,既要考虑菌丝生长温度要求,又要照顾子实体的发育生长温度,所以我区春栽和秋栽姬松茸适宜出菇时间较短,姬松茸产量较低,例如,我区秋季栽培姬松茸一般的都在8月中下旬开始堆料发酵,10月末、11月初出菇,12月中下旬气温下降,菇房温度降到15℃以下,就不再出菇。正常年份,如果不进行增温栽培,姬松茸一般只采收3-4潮,单产只有5.0-6.0kg/m2,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菇房结构(一般为长度≥20米、宽度为10-12米),并使用现有技术的加热保温炉灶栽培,则姬松茸一般可采收4-5潮,单产可达6.0-7.0kg/m2,增温后的增产效果并不显著。

由于目前的加热保温炉灶结构不合理,不能达到同步增温的效果,从加热炉出来的温度偏高,传到尾端的温度偏低,不能使整个菇房内的温度达到均匀,更难以做到一年四季皆可生产,这对姬松茸的培养管理非常不利。所以需要研制一种专用于姬松茸的一年四季皆可生产的技术方法及菇房增温栽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专用于姬松茸的同步增温菇房装置。

使用该同步增温装置能使整个菇房内的温度达到均匀分散,一年四季皆可生产。使用该方法栽培,能方便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出菇期的环境温度,促进姬松茸菇原基整齐,菇形好,达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专用于姬松茸的同步增温菇房装置,包括具有房壁和房顶的菇房,菇房位置为座北朝南建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菇房的长度≥12米、宽度为7.5—8.5米、高度为3.5-4.5米,每间菇房内沿长度方向至少设8排菇床床架(相当于4竖菇架,每个菇架长度为6-7米),每排菇床床架为6层菇床,每两层菇床的高度间距为50-60厘米,相邻两排菇床床架之间沿菇房的宽度方向形成通道,在所述通道上交替设有用于给两侧的菇床床架同步增温的增温通道及用于管理两侧菇床床架上的姬松茸的生长及采摘的管理通道;

所述的同步增温通道设有位于一端的三孔芯煤炉、位于另一端的设有通向菇房外的排烟烟囱及连接于煤炉出烟口和排烟烟囱两者之间的散热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孔芯煤炉包括设于底部的进风口、盖设于煤炉顶部的上炉盖、设于煤炉一侧炉壁上的出烟口,煤炉的进风口是朝向菇床床架方向,煤炉的出烟口方向靠近菇房墙边,煤炉与菇房墙边根要保留10-20厘米的间隙。

所述的散热管道由与煤炉的出烟口连接的散热管道前部、与排烟烟囱连接的散热管道后部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散热管道中部所组成,其中:所述的散热管道前部为位于2-4层菇床之间的水平直管结构,所述的散热管道中部为位于2-4层菇床之间的水平横向蛇形管结构(横向左右弯曲的蛇形管构造),所述的散热管道后部为位于1-4层菇床之间的上下弯曲的竖向蛇形管结构(竖直方向的蛇形管构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局,未经莆田市荔城区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93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