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86528.6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3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彭琼;管红尔;任鹏;刘益平;金洁;庞惠中;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06 | 分类号: | B65D25/06;B65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新型 酒精 蘸取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精瓶,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凝胶电泳、荧光PCR等实验室基本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成熟。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H3CH2OH(C2H6OH或C2H5OH),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在实验过程中,酒精常和棉花混合,用于擦拭消毒。目前的试验型酒精瓶大都是采用普通的玻璃瓶,在蘸取时,将棉花全部浸入至酒精内,这样在使用酒精棉的过程中,会造成棉花上蘸有过多的酒精而造成浪费。并且在蘸取酒精时,普遍使用的工具是镊子。但是由于没有固定存放镊子的地方,因此容易造成污染和各种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包括瓶体、隔网、镊子放置管和导杆,多个所述导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瓶体内,所述导杆的下端与所述瓶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隔网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导杆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隔网设置在所述瓶体内,且其通孔套装在所述导杆上,所述镊子放置管竖直固定在所述瓶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所述盛放瓶还包括螺纹短管和螺杆,所述螺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瓶体内,且其下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瓶体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隔网上设置有短管孔,所述螺纹短管竖直设置在所述短管孔内,且与所述隔网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是上端穿过所述螺纹短管位于所述瓶体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隔网的中轴线与所述瓶体的中轴线重合,所述螺杆和所述导杆沿所述隔网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与所述隔网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所述盛放瓶还包括旋转杆和旋转杆放置管,所述螺杆的上端设置有矩形旋块,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矩形选块对应的矩形套筒,所述旋转杆放置管竖直固定在所述镊子放置管的外壁。
更进一步,所述盛放瓶还包括把手和上盖,所述把手与所述镊子放置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盖通过螺纹与所述瓶体的开口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通过设置可上下调节的隔网,可以避免在使用时蘸取过多的酒精而造成浪费,同时在侧壁上设置有镊子放置管,使其可以方便镊子的存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包括瓶体1、隔网2、镊子放置管8、导杆4、螺纹短管5、螺杆3、旋转杆、旋转杆放置管9、把手10和上盖,多个导杆4竖直设置在瓶体1内,导杆4的下端与瓶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隔网2上设置有多个与导杆4位置对应的通孔6,隔网2设置在瓶体1内,且其通孔6套装在导杆4上,镊子放置管8竖直固定在瓶体1的外侧壁,螺杆3竖直设置在瓶体1内,且其下端通过转轴7与瓶体1的底面转动连接,隔网2上设置有短管孔,螺纹短管5竖直设置在短管孔内,且与隔网2固定连接,螺杆3是上端穿过螺纹短管5位于瓶体1的上部,隔网2的中轴线与瓶体1的中轴线重合,螺杆3和导杆4沿隔网2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与隔网2的中心的距离相等,螺杆3的上端设置有矩形旋块11,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与矩形选块对应的矩形套筒,旋转杆放置管9竖直固定在镊子放置管8的外壁,把手10与镊子放置管8的外部固定连接,上盖通过螺纹与瓶体1的开口处连接。
本实用新型分离式新型酒精蘸取瓶的工作原理如下:
瓶体1采用塑料型AS或PC材质,解决易碎性;同时在瓶体1外部设置容量刻度,便于读取瓶体1内酒精的体积;通过螺纹连接的上盖,使其连接紧固,避免挥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6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