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舱的气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080172.5 | 申请日: | 201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2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 地址: | 132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舱,尤其涉及一种低压舱的气路系统。
背景技术
低压舱是一种能够形成低压缺氧环境的装置,其依靠抽气装置造成舱内的低压缺氧状态,并可按照需要调节舱内气压,模拟高海拔环境,测试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缺氧耐力;尤其是针对登山爱好者和军人,能够让其在低海拔高度下体验高海拔环境。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研究方向的转变,研究者发现,低压舱不仅能够模拟高海拔环境,同时经常使用低压舱对人体也有诸多好处,例如提高血管组织的氧气搬运功能,提高心肺功能等。
因为目前的低压舱并没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结构特点往往还是以应对专业人员以及军人设计的,其在保护措施、以及一些结构上还不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的低压舱的气路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舱的气路系统,低压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上设有进气管、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所述舱体上开有通孔;还包括控制器、真空泵、主气管和至少一个压力检测器;所述真空泵与主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均与主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主气管上设有总阀,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抽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抽气管上设有比例阀,所述压力检测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比例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舱体上设有保护气管,所述保护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舱体上设有第一补气管,第一补气管在舱体外部的部分设有手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上设有第二补气管,第二补气管在舱体内部的部分设有手动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补气管和第二补气管均位于舱体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PLC。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器设有多个,多个压力检测器设置在舱体的不同位置。
优选地,所述舱体上设有两根所述进气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舱的气路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条管路对低压舱舱体内的真空压力进行控制,并且实时检测真空压力。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保护气管、第一补气管、第二补气管,在设备断电时,保护气管上自动导通,在舱体内外可分别手动开启手动阀,从而快速提高舱内的压力和氧气浓度,对舱内的使用者形成保护,而且,三个气管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启,形成多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示意图。
图中: 1、舱体 11、通孔
12、舱室13、舱门
21、进气管211、第一电磁阀
22、第一抽气管221、第二电磁阀
23、第二抽气管231、比例阀
24、保护气管241、第三电磁阀
25、第一补气管251、手动阀
26、第二补气管261、手动阀
3、控制器 4、真空泵
5、主气管 51、总阀
6、压力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80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拔丝生产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真空源切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