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轨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7833.9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6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吉庆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B66B9/02;B66B11/02;B66B11/04;B66B7/02;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轨电梯。
背景技术
六层左右的老旧居民楼一般都没有电梯,居民上下楼只能爬楼梯,及其不方便,尤其是老人或者腿脚不方便者,上下楼非常困难。通过对老旧居民楼进行改造并安装现有技术的电梯,不仅工程量大、成本高、改造难度大,而且影响居民楼的结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楼轨电梯,能在人行楼道的空间内载居民上下楼,占用空间小,对楼道上下行人的影响较小,使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且改造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轨电梯,包括支撑牵引组件和轿厢组件,所述支撑牵引组件包括连接座、支座、滚轮架、滚轮、导轨、牵引系统以及导电系统;所述支座固定在连接座的顶面,所述滚轮架固定在支座顶面,滚轮架通过轮轴与所述滚轮转动连接;所述导轨固定在楼梯顶部,导轨与滚轮滚动连接;所述轿厢组件包括轿厢架、护人圈和载人板,所述轿厢架顶端与所述连接座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载人板可转动地连接于轿厢架底部,所述护人圈可转动地连接于轿厢架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导轨沿楼道布置,安装在楼梯顶部,支撑牵引组件带动连接在其底面的轿厢组件一起在楼道中随轨道上下运行,直接利用人行楼道的空间载居民上下楼,使居民的生活更方便,并且结构非常简单;此外该楼轨电梯可直接在楼道上改装,改造简单、成本低;轿厢组件的载人板和护人圈可绕轿厢架上下转动,当乘梯人需要乘梯时,载人板和护人圈转动至水平状态,当无人乘梯时,载人板和护人圈向上转动并收纳在轿厢架内,占用楼道的空间小,减小对楼道上下行人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两条平行且槽口相对的U形导轨,导轨靠楼梯的扶手侧沿楼道布置,导轨的上侧板固定安装在楼梯顶部,所述滚轮安装于导轨的槽内,滚轮在导轨的下侧板上滚动。导轨采用U形导轨,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为了优化结构,所述支座为U形支座,支座的槽口朝下地扣在所述连接座上并且与连接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系统包括电机、蜗轮、蜗杆、轴座、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面,所述蜗杆的一端安装在一轴座上,蜗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轴座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蜗轮与齿轮同轴设置,蜗轮通过蜗轮轴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凹槽内,所述蜗轮轴穿过支座的上侧板与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与导轨平行布置并固定楼梯顶部,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蜗轮转动,齿轮和蜗轮同轴,与蜗轮一起转动,齿轮与同导轨平行布置并固定楼梯顶部的齿条啮合,齿轮转动时,与齿条发生相对运动,从而牵引该楼轨电梯上下运行。
进一步地,紧贴所述齿条的背侧设置有用于限定齿条位置的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一端安装在在所述连接座的顶面。一方面,通过定位轮限定齿条的位置,可以防止齿条侧移,保证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另一方面,定位轮可防止连接座左右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系统包括载电绝缘体、碳刷和刷架,所述载电绝缘体沿导轨安装在导轨的背侧,载电绝缘体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碳刷相接触的两个导电凹槽,碳刷固定在所述刷架上,刷架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载电绝缘体保持通电并与导轨并行安装,该楼轨电梯沿轨道运行时,碳刷在载电绝缘体的导电凹槽内随轨道滑动并保持接触,持续为该楼轨电梯的运行输送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架的竖直平面平行于所述导轨。轿厢架的竖直平面平行于导轨,轿厢架贴着扶手侧运行,减小了占用楼道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架包括外框架和连杆,所述外框架顶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下侧设置有衔铁,所述衔铁下部通过设置在衔铁两侧的横杆与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所述载人板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和连杆前后错开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护人圈分别与所述外框架和连杆前后错开可转动地连接。需要乘梯时,电磁铁通电,吸附下方的衔铁向上运动,衔铁带动连杆向上运动,连杆提升载人板和护人圈的后端,使载人板和护人圈分别绕载人板和护人圈与外框架连接的转动轴向下转动,从而使载人板和护人圈放下并处于水平位置;无人乘梯时,电磁铁断电,衔铁回落,衔铁带动连杆向下运动,连杆降低载人板和护人圈的后端,使载人板和护人圈分别绕载人板和护人圈与外框架连接的转动轴向上转动,从而收起载人板和护人圈。
进一步地,所述护人圈的进人侧设置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栏杆。乘梯人需进入轿厢时,栏杆打开,进入轿厢后,栏杆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人行楼道的空间内载居民上下楼,占用空间小,对楼道上下行人的影响较小,使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且改造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吉庆,未经马吉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无机房电梯布置结构
- 下一篇:传菜梯链条式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