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通过式集料口液控格栅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70491.8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6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嘉;马真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2 | 分类号: | B65G69/22;B65G67/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集料 口液控 格栅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卸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通过式集料口液控格栅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对原材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原材料的载卸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个环节,原材料载卸的形式与效率,也是影响产品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随着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如何快速、高效、节约成本的载卸原材料是企业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卸料过程中,由于场地、车辆的限制,会需要车辆正面驶过地中式集料仓,以便物料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卸载作业,传统集料仓仓口一般无法承载车辆通过,需运输车辆调整或掉头,但在场地有所限制的场合,调整难度大,且消耗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式集料口液控格栅平台,能够使大吨位运输车辆正常行驶地中式集料仓仓口,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卸载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可通过式集料口液控格栅平台,包括基础、底部支撑、格栅平台、驱动机构和铰接机构,所述格栅平台安装在基础之上,格栅平台通过其下方的底部支撑进行支撑定位;格栅平台的前后侧各设有一个驱动机构,格栅平台的右侧与基础之间通过铰接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格栅平台绕铰接机构翻转,格栅平台下方为集料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举升液压缸、油缸支座、横梁和轴座,所述举升液压缸的杆体通过油缸支座和横梁与格栅平台上的横梁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固定在格栅平台上,举升液压缸的活塞通过轴座固定在基础上。
进一步地,所述铰接机构包括主轴支座、副轴支座、套筒和端盖,所述主轴支座通过套筒与副轴支座铰接连接,在套筒两端固定设有端盖,主轴支座通过主轴支座连接板固定在格栅平台上,副轴支座固定在基础上,格栅平台可绕套筒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平台的底部设有与底部支撑接触式配合的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支撑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支撑的底面为与底部支撑的倾斜面接触配合的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平台可翻转90度,并可在这一角度范围内任意位置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的左侧设有卸料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平台承载能力为40吨。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平台采用槽钢结构为框架,利用钢板在框架内焊接成格栅结构。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集料仓之上,可承担40T轴载(运输车三排轴),满载车辆可正常行驶通过,可以有效地保护集料仓。
可与液压翻板等卸料设备配套实用,车辆可跨越集料仓正面驶入液压翻板等卸料设备,在卸料场地有所限制,车辆不宜调整、倒车的场合可以极大得降低卸料难度,快速、高效、安全地按成卸载作业。
配备有液压驱动装置,格栅平台可在90°范围内自由旋转,规格大的物料可在格栅平台升起的情况下进行卸载,规格小的物料格栅平台无需升起可直接卸料。
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格栅平台升起后,也可对集料仓、输送装置进行检修,减少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90°工况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格栅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铰接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其他卸料、集料装置未卸料时的配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其他卸料、集料装置卸料时的配套作业示意图。
图中:
1、基础,2、格栅平台,3、举升液压缸,4、油缸支座,5、横梁,6、轴座,7、主轴支座,8、副轴支座,9、底部支撑,10、支撑,11、横梁连接板,12、主轴支座连接板,13、端盖,14、套筒,15、液压翻板,16、运输车,17、集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通过式集料口液控格栅平台,包括基础、底部支撑、格栅平台、驱动机构和铰接机构等。格栅平台2安装在基础1之上,由底部支撑9进行支撑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70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