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口腔实验动物开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9124.6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6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蒋福林;陈阳平;李娟;魏章明;乔旖旎;李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15/00 | 分类号: | A61D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腔 实验 动物 开口 | ||
1.口腔实验动物开口器,包括主体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件(1)是框架结构,包括蝶形平面(11)、前突(12),所述前突(12)分别位于蝶形平面(11)两侧且与蝶形平面(11)呈夹角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平面(11)上、下中部分别向平面中心弯曲成上凹部(111)、下凹部(112),所述上凹部(111)两侧是左右上凸部(113),所述下凹部(112)两侧是左右下凸部(114);左侧前突(12)位于左侧上凸部(113)与下凸部(114)之间,右侧前突(12)位于右侧上凸部(113)与下凸部(1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由一根条状材料弯曲加工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体件(1)连接的手柄(2),所述条状材料一端头是手柄端头,另一端头弯曲成主体件(1)后钩在主体件(1)与手柄(2)过渡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左右前突(12)与蝶形平面(11)通过旋转接头(13)成花键联接;所述旋转接头(13)结构是如下二者之一:
结构一:旋转接头(13)包括外管件(131),外管件(131)内有弹簧(132)、外花键(133);所述弹簧(132)与外管件(131)间隙配合,弹簧(132)一端与伸入外管件(131)的上凸部(113)端头抵接,另一端与外花键(133)抵接;所述外花键(133)外壁光滑,与外管件(131)过盈配合;所述左右前突(12)端头与内花键(134)固定联接,或者左右前突(12)加工成内花键(134),内花键(134) 与外花键(133)配合;
结构二:旋转接头(13)包括外花键(133);外花键(133)一端内壁有花键内齿(1331),另一端内壁光滑;外花键(133)光滑内壁段内有弹簧(132),齿纹内壁段与内花键(134)配合;弹簧(132)一端与伸入外花键(133)的上凸部(113)端头抵接,另一端与内花键(134)抵接;左右前突(12)端头与内花键(134)固定联接,或者前突(12)端头加工成内花键(13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是6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主体件(1)连接的手柄(2)。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部(111)曲率大于所述下凹部(112)曲率。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部(113)曲率大于所述下凸部(114)曲率。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平面(11)上下顶端间距10cm、左右两侧间距8cm,所述上凹部(111)宽3cm、高3cm,所述前突(12)宽3cm、高7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91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