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导下颌向前的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4920.0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1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晴;秦飞;徐培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
主分类号: | A61C7/10 | 分类号: | A61C7/10;A61C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袁静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下颌 向前 矫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正畸临床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导下颌向前的矫正器。
背景技术
安氏II类的青少年患者,其磨牙为远中关系,上颌前牙唇向或舌向倾斜。在矫治过程中,适当的引导下颌向前生长会简化治疗,利于面型的改善。斜导是用来引导下颌向前的一种矫正装置。传统的斜导有活动、固定两种形式,活动的斜导,利于清洁,但是依赖于患者的依存性。固定的斜导,不依赖患者,但是存在清洁困难,易引起牙齿脱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导下颌向前的矫正器,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下颌向前,而且易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脱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导下颌向前的矫正器,所述矫正器为一体铸造而成,包括与牙合平面平行的平导、引导斜面、附着部件和对应于上腭位置的连接盘,所述平导设于上前牙的腭侧且与下切牙相咬合,所述平导的牙合方侧面与引导斜面相连,所述引导斜面与下切牙舌侧面相抵,所述连接盘通过连接杆与平导和附着部件相连。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斜面向舌侧方向倾斜且与牙合平面成70-85 ̊ 角。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引导斜面呈栅栏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引导斜面与下切牙舌侧面形态相适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附着部件为附着于上颌左右侧第一、第二磨牙腭侧面的连接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头与第一、第二磨牙腭侧面形态相适应。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盘处于上颌两第一双尖牙连线处的上腭区域。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导的矢状向宽度为1-2mm,厚度为0.5-1.5mm;引导斜面的牙合方边缘距离平导牙合方侧面的距离为6—7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导的牙合方侧面在垂直向位于上前牙切缘根方1-2mm。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装置进行矫治时,引导斜面与下颌切牙的舌侧面相抵,下颌就必须被迫处于前伸状态,这样下颌髁状突会离开颞下颌关节凹, 髁突表面受到远中向的牵引力,有利于其表面的骨质的沉积,最终实现下颌位置的前伸。本实用新型采用铸造支架模式,引导斜面为栅栏形,平导矢状向宽度只有1-2mm,厚度0.5-1.5mm,与下切牙形成咬合接触,与上前牙腭侧距离为0.5-1mm,因此平导和引导斜面具有较小的面积,便于患者清洁。由于连接盘与平导之间采用连接杆相连,因此,连接盘可以部分的承担前牙咬合时的咬合力,减少上前牙唇倾。本实用新型不依赖于患者的依存性,而且不易引起牙齿脱矿。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平导,2-引导斜面,3-连接杆,5-连接头,6-中切牙,7-侧切牙,8-第一磨牙,9-连接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引导下颌向前的矫正器,为一体铸造而成,包括与牙合平面平行的平导1、引导斜面2、对应于上腭位置的连接盘9和附着部件,平导1设于上前牙的腭侧且与下切牙相咬合,平导1的牙合方侧面与引导斜面2相连,引导斜面2与下切牙舌侧面相抵,连接盘9通过连接杆3与平导1和附着部件相连。平导1呈长方形片状。连接盘9可以为椭圆形或圆形。连接盘为圆形时,直径为4-6mm。
引导斜面2向舌侧方向倾斜,且与牙合平面成70-85 ̊ 角。
引导斜面呈栅栏形。
引导斜面与下切牙舌侧面形态相适应,这样引导斜面可以与尽可能多的下颌牙齿相接触,增强下颌支抗,减小下前牙的唇倾。
附着部件为附着于上颌左右侧第一磨牙腭侧面的连接头5。
连接头5与上颌左、右侧第一磨牙腭侧面形态相适应。
连接盘处于上颌两第一双尖牙连线处的上腭区域,最好与上腭黏膜相贴合。连接杆距离上腭黏膜0.5-1mm。由于平导与连接盘采用连接杆相连,因此,可以部分承担前牙咬合时的咬合力,避免上前牙唇倾。
平导的矢状向宽度为1-2mm,厚度(垂直向宽度)为0.5-1.5mm;引导斜面的牙合方边缘最好距离平导牙合方侧面6—7mm。当下前牙咬合到平面导板时,引导斜面的牙合方边缘位于下前牙龈缘牙合方2-3mm。平导及栅栏形的引导斜面的面积非常小,利于患者清洁,不会造成牙齿脱矿。平导的牙合方侧面在垂直向位于上前牙切缘根方1-2mm。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
(1)取上下颌模型,灌制超硬石膏;
(2)引导下颌前伸到切对切的位置,并取咬合记录;
(3)按照咬合记录将上下模型固定在合架上;
(4)根据上下模型制作本实用新型。
矫治时,将两个连接头分别粘结于上颌第一磨牙腭侧面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未经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4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正畸监控器
- 下一篇:一种改正牙齿转矩的矫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