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61824.0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雷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丽娟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自动化 控制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电气化设自动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背景技术
电气箱是存放自动化控制设施的箱体,传统电气箱结构简单,主要是在箱体侧壁上开有通风孔,通风效果不好,并且箱体固定安装,对于一些移动的设备,电气箱只能跟随设备一起移动,电气箱不能灵活调整。自动化控制用电器在设备上的应用越来越多,箱体内进入灰尘会对电器的安全运行威胁严重,为了电器的防尘污染,也为了对电器的集中管理、方便维护和控制,人们将电器集中放置在控制柜内,但是现有的电气控制箱结构设计存在缺陷,通风散热效果不佳,容易造成电器或设备的停运和损坏,而且电气控制柜内部空气潮湿,容易导致电器放电,当控制柜内的电器一起使用时,当温度过高时,容易导致失火,当工作人员发现火情时已为时已晚,严重的影响了配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包括箱体、以及箱体内部顶端的自动照明装置、以及箱体内安装的温湿度检测器、除湿器和工具箱;所述除湿器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连接;所述箱体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并安装有排风散热组件,箱体底部设有滚轮;所述箱体外表面设置有与温湿度检测器连接的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排风散热组件包括对应散热孔的位置设置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还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温湿度检测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散热孔为箱体侧壁由内向外斜向下冲压成型的通孔,在其上方形成防尘檐。
进一步,所述滚轮为自带刹车灯的万向轮。
进一步,所述箱体顶端还设有透气帽。
进一步,所述自动照明装置包括照明灯以及与照明灯连接的控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设有光敏电阻。
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火警报警器和干粉灭火器。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可以根箱体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来自动开启和关闭排风散热组件以及除湿器,因此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以及良好的除湿性能,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灰尘侵入,确保电器长久可靠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中散热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自动照明装置;3-温湿度检测器;4-除湿器;5-工具箱;6-排风散热组件;7-散热孔;8-防尘檐;9-透气帽;10-干粉灭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以及箱体1内部顶端的自动照明装置2、以及箱体1内安装的温湿度检测器3、除湿器4和工具箱5;所述除湿器4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3连接;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散热孔7,并安装有排风散热组件6,箱体1底部设有滚轮7;所述箱体1外表面设置有与温湿度检测器3连接的用于显示箱体内温度和湿度的显示屏。在箱体外部即可通过显示屏直观的观察到箱体内温度及湿度等信息。
上述排风散热组件6包括对应散热孔的位置设置的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连接。
为了确保在冬季或温度较低的工况下正常使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箱体1内还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温湿度检测器连接。具体的,加热器可以是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加热电阻丝或加热带,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可以在加热电阻丝或加热带外侧设置防护罩。
上述散热孔7为箱体侧壁由内向外斜向下冲压成型的通孔,在其上方形成防尘檐8,防尘檐8可以阻止外界的灰尘由散热孔落入箱体内,保证箱体内电器元件的正常使用,控制箱使用安全性更高。
上述滚轮为自带刹车灯的万向轮,可以根据需要,将本控制箱移动到合适的地方,用滚轮自带的刹车装置固定滚轮,防止其移动,稳固牢靠,使用方便,在需要移动时,省时省力。
上述箱体1顶端还设有透气帽9,透气帽9可以是包括一竖直设置的透气管和透气管顶端的帽体,既可以起到通风透气作用,还可以防止灰尘侵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丽娟,未经雷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61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污水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缺失地震勘探数据恢复重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