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34598.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4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金晓燕;顾丽丽;储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范晴,胡秋婵 |
地址: | 2263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经外周 静脉 穿刺 中心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罩。
背景技术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置管,其提供了安全输入刺激性药物的资料模式,具有留管时间长、安全性佳、减轻输液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在肿瘤化疗、危重大手术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但PICC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导管脱出致导管移位是原因之一,其中导管固定方法不当,如外露长度过多、敷贴粘贴不牢或患者活动力度过大,导管容易被外力牵拉拔出,致使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升高。PICC导管脱出后,影响导管的正常使用而致非正常拔管,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并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PICC导管如何妥善安全固定,防止导管移位、脱出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罩,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罩,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片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两根连接带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片沿所述连接带折叠后置于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上方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手臂穿口和第二手臂穿口,所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之间形成手臂容置腔,所述第一固定片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绑带组件,所述第二固定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绑带组件匹配的第一绑带穿口和第二绑带穿口,所述第一固定片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绑带组件匹配的绑带固定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第二固定片均包括内外设置的缓冲层和防水透气层。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片内层设有医用敷贴放置部。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和/或所述第二固定片内层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单片机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连接。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组件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片长度方向的两侧。
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组件采用弹性面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固定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固定,避免其移位,保证治疗的正常进行;
2、采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第一固定片和/或第二固定片内侧设置位移传感器,当中心静脉置管发生移位时,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单片机,单片机即向报警器发出工作指令,提醒护理人员及时调整中心静脉置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固定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固定片;1-1、防水透气层;1-2、缓冲层;
2、第二固定片;2-1、第一绑带穿口;2-2、第二绑带穿口;
3、连接带;
4、第一手臂穿口;
5、第二手臂穿口;
6、绑带组件;6-1、第一绑带;6-2、第二绑带;
7、医用敷贴放置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肿瘤医院,未经南通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34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