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理管机分色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7147.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汪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自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B07C5/36;B65B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理管机 分色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理管机分色执行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纺织企业使用的自动络筒机,出来的纱管都是很杂乱的落在储管区,纱管为一端大一端小的锥状管体,而且颜色往往存在多种,当这些纱管再次使用时,需要根据颜色的不同,分类收集,以便下次使用,也需要将缠绕有余纱的大纱管分色,目前一些小型纺织企业通常是靠人工去分拣理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而有些大企业采用理管设备,但是现有市场上的理管设备理管速度较慢,通常只能实现每分钟30~60管,而且在大纱管分色过程中是采用气缸形式,反应速度较慢,准确率不高,容易将没有缠绕余纱的纱管被当作大纱管分色,而且在大纱管分色过程中会出现卡管,而且将纱管大小端朝向一致排列的速度较低。为此,本申请人设计了一种高速提升输送、分色识别准确率高以及自动理顺装箱的理管机,为适应理管机实现快速分色识别需要,申请人设计了一种识色精度高、分类执行快的理管机分色输出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适应理管机能快速分色识别以及分类输出的需要,提供一种识色精度高、分类执行快的理管机分色执行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理管机分色执行机构,其特征是,分色执行机构包括机架、横向输送料道和沿横向输送料道的运动方向设置的多个分色推送模块,横向输送料道横向安装于机架上,横向输送料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管槽,用于放置纱管,管槽的轴向与横向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的每个分色推送模块包括分设于横向输送料道两侧并对应设置的击打机构和纱管通道,击打机构包括击打杆、安装块和击打电机,击打电机通过一电机安装架固定安装与横向输送料道的一侧,安装块与所述的击打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击打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另一端沿电机轴的径向向外悬伸设置并该端作为击打端,纱管通道的上端作为进口端,该进口端与所述的击打杆对应,当需要击打推送纱管时,启动电机驱动安装块与电机轴旋转,安装块带动击打杆旋转,击打端对准管槽内的纱管击打实现将对应颜色的纱管推送入对应的纱管通道内。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补充和完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击打杆沿所述电机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每次旋转一定度即击打一次,提高了击打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击打杆的击打端设置有一击打块,击打块为弹性体,防止对纱管的端部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在横向输送料道上采用模块化形式的分色推送模块,可以将每个分色推送模块对应一种颜色,根据理管机需要分类的颜色种类设置对应数量的分色推送模块,与现有颜色分类数量不能改变的理管设备相比更加灵活性,提高效率,成本低;2.纱管推送采用电机驱动击打杆旋转实现击打推送纱管,结构简单、推送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横向输送料道2和沿横向输送料道2的运动方向设置的多个分色推送模块,横向输送料道2横向安装于机架上,横向输送料道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有若干个管槽,用于放置纱管,管槽的轴向与横向输送带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的每个分色推送模块包括分设于横向输送料道2两侧并对应设置的击打机构和纱管通道1,击打机构包括击打杆5、安装块4和击打电机6,击打电机6通过一电机6安装架固定安装与横向输送料道2的一侧,安装块4与所述的击打电机6的电机6轴固定连接,击打杆5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块4上,另一端沿电机6轴的径向向外悬伸设置并该端作为击打端,击打端设置有一击打块3,击打块3为弹性体,击打杆5沿所述电机6轴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四个,所述的每次旋转90度即击打一次,纱管通道1的上端作为进口端,该进口端与所述的击打杆5对应,当需要击打推送纱管时,启动电机6驱动安装块4与电机6轴旋转,安装块4带动击打杆5旋转,击打端对准管槽内的纱管击打实现将对应颜色的纱管推送入对应的纱管通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自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自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7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