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4553.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李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3 | 分类号: | F01M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刘伟,张博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机油 滤清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每家每户。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汽车的常规保养也是不可避免的。在一般情况下,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的这类保养是要去4S店维护的,由于去4S店保养需要收取一定的工时费,因此增加了车主的保养成本;另外,拆卸发动机机油滤清器需要有专业的工具才能维修更换,维修地点具有局限性,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及汽车,能够随时随地方便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并降低车主的保养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包括:
机油滤清器上壳,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卡槽;
机油滤清器下壳,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槽相配合的限位部,在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限位卡槽后,能够将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与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
紧箍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与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的卡接部位的橡胶环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车主可以随时随地的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不需要专业工具,费时短,并且由于不用专门去4S店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还能够降低车主的保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拆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维修地点具有局限性,操作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及汽车,能够随时随地方便更换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并降低车主的保养成本。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包括:
机油滤清器上壳1,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1的开口处设有限位卡槽3;
机油滤清器下壳2,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2的开口处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槽3相配合的限位部,在所述限位部卡入所述限位卡槽3后,能够将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1与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2卡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
紧箍所述机油滤清器上壳1与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2的卡接部位的橡胶环箍4,橡胶环箍4能够将机油滤清器上壳1与所述机油滤清器下壳2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防止漏油。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拆卸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拆卸时,先将螺丝刀将橡胶环箍拧松,顺机油滤清器下壳拆下,然后将机油滤清器下壳横向顺限位卡槽沿图示操作方向拆下,以更换机油滤清器下壳。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机油滤清器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装配时,先将机油滤清器下壳顺限位卡槽按照图示操作方向装入,使得机油滤清器下壳的限位部卡入限位卡槽,机油滤清器上壳与机油滤清器下壳卡接在一起,再顺着机油滤清器下壳将橡胶环箍向上装入,用螺丝刀拧紧,防止漏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4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冷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双向切断阀的离心转子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