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22642.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9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勇;窦海林;侯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23 | 分类号: | H02S20/23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71008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站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站的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伏电站工程中,支架的桩基工程和安装工程是整个光伏电站土建和机电工程量最大的部分。目前常规的光伏支架,一般采取门式钢架结构,通过立柱支撑斜梁,再在斜梁上安装檩条,在檩条上安装光伏组件。该方法具有连接可靠,使用普遍等优势,但也存在土建桩基础较多,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大量破坏原有地面植被,施工工程量大,用钢量大等缺点。此外,由于立柱间距通常为3m左右,传统的光伏支架由于柱距较小,无法解决大跨度的问题。
近年来出现了柔性光伏支架,由于索抗弯刚度很小,变形大,对集中荷载、不均匀分布荷载以及风等动力荷载比较敏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组件的上下摆动容易造成内部隐裂或者隐裂延伸,从而造成组件的潜在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既可以解决传统光伏支架跨度小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柔性光伏支架刚度小的问题,其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与传统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架,主要是由刚性檩条、撑杆和拉索三部分组成;所述刚性檩条架设在立柱上,与光伏组件直接相连,为光伏组件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撑杆设置在所述刚性檩条与拉索之间,用于将刚性檩条与拉索连接起来;所述拉索上施加有预应力,用于减小刚性檩条的挠度,承受所述撑杆传来的力,所述刚性檩条、撑杆和拉索这三部分可以任意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刚性檩条(1)、撑杆(2)和拉索(3)这三部分的组合方式为:两根刚性檩条(1)之间设置一根拉索(3),再通过多根撑杆(2)并排将刚性檩条(1)与拉索(3)连接。
与现有技术中的光伏支架形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于不便大量减少支架立柱,要求跨度较大的区域;(2)组装方便,光伏组件的安装方式与传统支架相同;(3)布置灵活;(4)对地面破坏小,相对于传统支架更环保;(5)相对于传统光伏支架用钢量小,造价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刚性檩条、2-撑杆、3-拉索、4-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架,主要是由刚性檩条1、撑杆2和拉索3三部分组成;刚性檩条1架设在立柱4上,与光伏组件直接相连,为光伏组件提供支撑作用;撑杆2设置在刚性檩条1与拉索3之间,用于将刚性檩条1与拉索3连接起来;拉索3上施加有预应力,用于减小刚性檩条的挠度,承受所述撑杆2传来的力,刚性檩条1、撑杆2和拉索3这三部分之间的组合方式为:两根刚性檩条1之间设置一根拉索3,再通过多根撑杆2并排将刚性檩条1与拉索3连接。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22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提示器
- 下一篇:基于多传感器融合跌倒检测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