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消融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8489.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0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消融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消融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利用射频电流激发组织中的离子高速振荡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高热使肿瘤组织细胞、组织脱水形成局部性凝固坏死治疗肿瘤的一种物理疗法。
射频消融治疗肿瘤还取决于肿瘤组织自身的生物学特性。肿瘤组织由于在解剖组织学上的缺陷,存在供血不足,缺氧,偏暖,不耐热等特点,为射频消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肿瘤组织吸收热能后无法散热,内部温度升高可超出健康组织5~9℃,有时甚至高达10~11℃,且维持较长时间。射频能量对癌瘤组织的选择性作用,可以使其达到杀灭癌组织而不损伤正常组织的目的。射频能量还可以改变肿瘤细胞周围环境酸度,降低PH值,加强溶酶体酶活性,加速溶酶体对恶性肿瘤细胞的破坏。射频能量对DNA合成旺盛的肿瘤细胞更具破坏力,因为DNA合成期对热度敏感。不仅存在于癌细胞与正常组织之间,胚胎与母体组织,骨质或结石与软组织,都存在对射频能量敏感性的差异性。不同生物组织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乳腺癌,恶性骨肿瘤等实体肿瘤提供了先决条件。
鉴于微创方面因素的考虑,电极针状电极的体积受到限制,穿刺针中束状电极的电极针的的数量有限,电极针间的空隙较大,然而,按照电流在组织中随着距离的增加按1/2r的方式的衰减定律[J=1/4πr2(J为电流强度;I为电流强度;r为距离)],绝大部分射频电流在紧靠电极1-2mm狭窄范围的组织中就完全转变成热能,因此造成局部电流密度过高,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温度过高、碳化和汽化,阻断射频电流的传导,使肿瘤病灶不能有效消融,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补充消融,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和手术时间。
公开日为2011年11月23日,申请号为201120079822.5,名称为“肝脏肿瘤治疗用塔式多层探针射频消融电极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射频消融电极装置,该射频消融电极装置采用多层塔式的探针结构,该多层塔式的探针结构的作用是提供更大的探针张开范围,与肿瘤进行深度的接触。但是,由于射频消融需要形成电流回路,使用这种射频消融电极还需要在人体皮肤外设置特定的地电极,射频能量在射频消融电极-人体-地电极之间形成电流回路。这种装置的缺点是射频消融电极与地电极的距离较大,且射频电流需要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射频能量消耗大,射频能量会在人体正常组织中积累,引起病人身体不适,并可导致病人在经射频消融手术后数周内持续发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电极装置,以解决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工作过程中射频能量消耗大,射频能量会在人体正常组织中积累,引起病人身体不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射频消融电极装置,包括穿刺针、中间探针、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手柄;所述穿刺针固定在手柄上,所述中间探针设置在穿刺针的内腔,并且可沿穿刺针的内腔相对穿刺针进行移动;所述第一电极固定在中间探针的远端,所述第二电极固定在中间探针的近端;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压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作用于人体肿瘤组织;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人体肿瘤组织之间形成电流回路。本实用新型的射频消融电极装置使射频电流在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人体病变组织之间传导,射频电流不需要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减少了射频电流传导距离,进而减少了射频能量消耗,避免了射频能量在人体正常组织中积累,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工作电流密度相同,从而减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工作时的热损毁效应差,避免了因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射频消融过程中由于电流密度不等而造成一个电极束过热而另外一个电极束温度过低,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
所述的电流密度是指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单位表面积上的电流大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表面积,所述第二电极具有第二表面积;所述第一表面积与所述第二表面积相等。
所述第一表面积指第一电极可以产生热损毁效应部分的表面积,所述第二表面积指第二电极可以产生热损毁效应部分的表面积,所述第一表面积与所述第二表面积相等是指第一表面积和第二表面积的差值小于±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电极针,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针,所述第一电极针或所述第二电极针的材料为良导体,所述良导体选自金属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迈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84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单孔胸腔镜电凝钩
- 下一篇:骨科导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