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粒皮漂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6907.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朱世辉;刘功成;吕开阳;李磊;盛嘉隽;李海航;刘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22 | 分类号: | A61B17/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粒 皮漂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粒皮漂滤装置。
背景技术
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封闭创面,重建人体皮肤屏障,以减少液体、热量丢失,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由于创面未能及时有效封闭而引发的全身严重感染及多脏器并发症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体皮移植是烧伤创面封闭修复的主要途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自体皮源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创面修复的瓶颈。如何高效利用患者残存的有限自体皮植皮修复一直是烧伤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微粒皮移植技术因需要自体皮源少,皮肤扩展比例大(最大可扩增20倍),植皮效率及成活率高,是当前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最常用的植皮方法之一。
该植皮技术的具体做法是:以制皮器械把取自患者自身的刃厚皮剪碎制成<1mm2大小的微粒(皮浆),然后将微粒皮倒入底部预先铺有绸纱盛有生理盐水的容器中,适当搅拌以使微粒皮均匀分散漂浮于液面,然后双人合作提起绸纱四角,则微粒皮均匀分布于绸纱上,且由于亲水性不同,微粒皮表皮面向上。最后以异体皮或生物敷料作为载体黏附绸纱上的微粒皮,覆盖于清创后的创面上。最终依靠微粒皮的再生、扩增及延展实现创面的永久性封闭而修复。
这种通过漂浮法制备、移植微粒皮的方法与将微粒皮直接涂抹于创面相比,不但均匀性好,而且方向性较好(表皮面向上,真皮面朝向创面)。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通过漂浮法进行微粒皮移植术植皮成活率高,创面修复效果好。
然而,未固定的单一绸布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问题:
(1)绸布质轻,由于浮力及液体晃动,在盛有水的容器中容易漂移,不易固定妥帖、平整;
(2)双人在提起绸布操作中如动作不够协调一致常会出现皱褶;
(3)以异体皮或生物敷料作为载体黏附绸纱上的微粒皮时,因绸布未固定易发生移动、起皱。以上均会影响微粒皮分布的均匀性,甚至撒落。
因此,急需发明一种能将绸布四周妥善固定并绷紧的微粒皮漂滤装置,以使微粒皮分布更均匀,术者操作更方便,更高效,更稳妥。
申请号为“201220026897.1”、授权公告号为“CN 202409061 U”、名称为“一种用于微粒皮漂浮移植的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粒皮漂浮移植的装置,包括外盒、设置在外盒顶部且将外盒封闭的顶盖,所述外盒腔体内底板上均布有若干条索状凸起部,所述外盒腔体内条索状凸起部上设置有内盒,内盒内腔底板上均布有小孔,所述内盒内腔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层绸布。使用时,在外盒放置无菌生理盐水,内盒与绸布平整放置于外盒内,微粒皮漂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均匀分散漂浮后,将内盒一端向上抬,直至绸布高于水面,再将另一端向上抬,直至内盒高于水面,这样微粒皮可基本均匀、分散的分布于绸布上。再将绸布取出,覆盖创面,由于布料为绸,与微粒皮的粘合性低于微粒皮与组织的粘合性,这样就可完成微粒皮覆盖。该实用新型中绸布与内盒底板间无牢固固定,绸布在内盒底部易发生漂移,产生褶皱,影响操作,并会导致微粒皮分布不均匀,黏附不完全,方向性差,造成微粒皮的浪费,植皮效果也会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绸布四周妥善固定并绷紧的微粒皮漂滤装置,以使微粒皮分布更均匀,术者操作更方便,更高效,更稳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粒皮漂滤装置,包括底盘和和置于该底盘内的漂滤器,所述的漂滤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叠置的围栏、上框架、绸纱层及下框架,所述上框架朝下伸出上框架凸梁,所述下框架设有下框架凹槽,该上框架凸梁嵌入下框架凹槽内,所述上框架及下框架间叠压固定所述绸纱层;
所述漂滤器的围栏、上框架、绸纱层及下框架相互均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围栏朝下伸出围栏凸梁,所述上框架设有上框架凹槽,该围栏凸梁置入上框架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围栏和上框架上分别开设纵向的通孔,通过插销依次插入围栏和上框架的通孔后将围栏和上框架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围栏、上框架及下框架均为长方形。形状决定于底盒是圆形还是长方形,也要考虑到生物敷料或异体皮的形状,底盒形状可以定制,而生物敷料或异体皮圆形较少,故优选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的围栏、上框架及下框架均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6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光传感投影功能的无边框智能手机
- 下一篇:一种音孔的防水结构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