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向异步加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6722.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4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李志富;周祥;刘巧;许建民;刘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日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38 | 分类号: | B26F1/38;B26D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雪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向 异步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向异步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精密模切产品主要用于电子产品,诸如电脑,手机,数码相机,汽车等领域。在行业中,模切件的加工因其材料本身的性质,制作成本的高低,导致工艺方法不一,市场同行竞争压力大,大部分的模切件原材又是客户指定,同产品同工艺同辅材搭配下,加工企业是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模切件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向异步加工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向异步加工系统,包括七工位轮转模切机、弯杆、剥刀、圆刀模具和导料槽治具;所述七工位轮转模切机包括收/放料气涨轴、刀座、纠偏器、安全光幕保护器、胶辊、垫辊和钢辊;第一道托底模和第二道托底模连接所述收/放料气涨轴、纠偏器和刀座;胶辊、垫辊和钢辊位于刀座上;待加工产品先经圆刀模具,再经第一道托底模,由伺服电机带动通过导料槽治具,再经第二道托底模和弯杆传递到第二托底模连接的刀座。
进一步的,所述弯杆的把手可自由调节角度和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剥刀可自由调节角度和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槽治具与待加工产品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道托底模连接的刀座的转速为第一道托底模连接的刀座的转速的2倍至3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特定的速比差来达到反向产品异步分离,免去手工调转方向的工序过程,降低不良发生率,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向异步加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七工位轮转模切机 1-1、收/放料气涨轴 1-2、刀座
1-3、纠偏器 1-5、胶辊1-6、热辊
1-7、钢辊 1-8、安全光幕保护器2、弯杆
3、剥刀 4、圆刀模具5、导料槽治具
6、第一道托底模 7、第二道托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七工位轮转模切机、弯杆、剥刀、圆刀模具和导料槽治具;所述七工位轮转模切机包括收/放料气涨轴、刀座、纠偏器、安全光幕保护器、胶辊、垫辊和钢辊;第一道托底模和第二道托底模连接所述收/放料气涨轴、纠偏器和刀座;胶辊、垫辊和钢辊位于刀座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在第一道托底模上,当产品由特定排版的圆刀模具模切成型后,调节好剥刀、弯杆的高度与角度、校准导料槽治具与产品的位置及导料角度,由第一道托底膜连接刀座并由伺服电机转动走料,通过导料槽治具后转到第二道托底膜上,第二道托底模连接的刀座转速为前面第一道托底膜转速的2.3倍。由特定的速比差来达到反向产品异步分离,免去手工调转方向的工序过程。所述导料槽治具为专用治具,由特定的尺寸匹配专用产品,可保证产品转帖过程中出料方向的平行度。
本实用新型由特定的速比差来达到反向产品异步分离,免去手工调转方向的工序过程,降低不良发生率,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生产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日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日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67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