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尘器的电机罩与出风板一体式风道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5913.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陆红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邦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00 | 分类号: | A47L9/00;A47L9/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徐丹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尘器 电机 出风板一 体式 风道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的电机罩与出风板一体式风道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家庭使用吸尘设备,特别是真空吸尘器的机会越来越多。市场对真空吸尘器的排放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真空吸尘器的空气排放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市场对于该要求,做出了关于排放空气质量的很多的方案。
现在市场上的普通吸尘器的改善空气排放的方法基本采用提高出风口上过滤件的过滤等级的方法。这种方式较为传统,可以很好的改善排放空气的质量。但是,若过滤件不能很好的与出风道紧密装配到位,会造成风道漏气,从而使得出风空气不经过过滤件,而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从而不能起到清洁排放空气,改善排放空气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吸尘器的电机罩与出风板一体式风道密封结构,以提高吸尘器出风风道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的电机罩与出风板一体式风道密封结构,吸尘器上设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上设有出风过滤件以及出风板;所述吸尘器的电机罩的风道口伸出于吸尘器的外壳,风道口边沿外侧一周与吸尘器外壳之间形成槽,该槽中嵌设密封圈;所述出风板包括一上设出风孔的出风板主体,该出风板主体上朝吸尘器内部设有一圈盖边,该盖边的边沿与所述密封圈相抵接触构成密封;所述出风过滤件设于出风板内侧且被盖边包围,出风过滤件朝吸尘器内部的端面与电机罩的风道口的边沿抵压构成密封,而出风过滤件的外周上设有一圈凸筋,该凸筋与出风板的盖边内壁接触也构成密封。
上述方案中,所述出风过滤件包括外框和滤芯,所述外框为具密封作用的软质框,且外框与滤芯一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框的内壁在滤芯朝吸尘器内部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凹槽,以增加外框朝吸尘器内部的端面的弹性。
进一步,所述外框采用PU或硅胶。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机罩的风道口上挡设有栅格。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机罩的风道口伸出于吸尘器外壳,直接与出风过滤件相密封,避免了由于外壳塑件之间的配合而引起漏气的可能,有效提升了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电机罩风道口直接与出风过滤件密封,出风过滤件装入出风板内与出风板的盖边内壁间构成密封,出风板再通过密封圈与电机罩风道口密封连接,总共形成三道密封,确保了排放空气全部通过出风过滤件,改善了排放空气的质量,防止了排放空气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的出风口处全剖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尘器机体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出风过滤件的全剖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出风过滤件;11、外框;111、凹槽;112、凸筋;12、滤芯;2、出风板;21、出风板主体;22、盖边;3、电机罩的风道口;31、栅格;4、外壳;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4所示:
一种吸尘器的电机罩与出风板一体式风道密封结构,吸尘器上设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上设有出风过滤件1以及出风板2。
参见图1-4所示,所述吸尘器的电机罩的风道口3伸出于吸尘器的外壳4,电机罩的风道口3上挡设有栅格31。风道口3边沿外侧一周与吸尘器外壳4之间形成槽,该槽中嵌设密封圈5。所述出风板2包括一上设出风孔的出风板主体21,该出风板主体21上朝吸尘器内部设有一圈盖边22,该盖边22的边沿与所述密封圈5相抵接触构成密封。所述出风过滤件1设于出风板2内侧且被盖边22包围,出风过滤件1朝吸尘器内部的端面与电机罩的风道口3的边沿抵压构成密封,而出风过滤件1的外周上设有一圈凸筋112,该凸筋112与出风板的盖边22内壁接触也构成密封。
参见图4所示,所述出风过滤件1包括外框11和滤芯12,所述外框11为具密封作用的软质框,且外框11与滤芯12一体连接。所述外框11的内壁在滤芯12朝吸尘器内部的一侧上设有一圈凹槽111,以增加外框11朝吸尘器内部的端面的弹性。
所述外框11需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质材料,较佳采用PU或硅胶,从成型工艺上可采用甩模成型或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邦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邦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5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电池盖板
- 下一篇:手机USB三防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