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5205.8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3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兆斌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血管 内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引流是心血管内科常用到的手术方式之一,是将患者腔内或皮下积存的液体及血液引出体外,因而引流瓶成为医院内必备装置。目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当患者出现紧急情况下,现有的引流瓶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及时大流量引流需求,况且更换引流需要一定时间,存在更换不及时问题,如果将多个引流瓶并排设置同时引入流体,又会存在占地面积大,结构复杂等问题,且吸引时不能精确控制吸引速度,常因吸引压力不稳定,导致患者的积气、积液抽吸不彻底等,造成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这些疾病的诊断一般从心脏跳动开始,因此心血管内科用听诊就成为了医生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能够满足大量引流的需要,同时引流压力稳定,引流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吸液罐、缓冲罐和真空泵,所述吸液罐通过管路连接缓冲罐,缓冲罐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
所述的吸液罐底部设置有排放开关;
所述的吸液罐侧壁设置有压力表;
所述的吸液罐顶部通过管路连接吸液管;
所述的吸液管为2-5支,吸液管后端侧壁上设置有聚光灯,吸液管前段设置有圆弧形凸起。
其中每支吸液管连接的管路上均设置有开关。
所述的吸液罐和缓冲罐中间设置有开关。
所述的吸液管为3支。
所述的缓冲罐底部设置有排放开关。
使用时,首先打开真空泵,通过缓冲罐,是的缓冲罐内真空度数稳定,然后打开吸液管和缓冲罐之间的开关,这样使得吸液管内真空度是稳定的,不会因为真空泵不稳定或者其他而导致真空度出现大幅波动;
第二吸液管上设置有聚光灯,可以使得医护工作者在使用吸液管的时候能够实现更加清晰,虽然目前手术时,医生头顶上均设置有聚光灯,但是难免因为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或者肉阻挡而造成具备光线不足,这是就需要补光,尤其是要进行引流的地方,都是在人体内部,况且还有医护工作者手及其胳膊的阻挡,而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聚光灯的吸液管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保证了足够的光线;
第三如果需要引流量很大,无须增加引流装置,只需要调节真空泵,然后同时使用多个吸液管就能够保证吸引速度;
第四吸液管上圆弧形凸起的设置,可以使得吸液管管口将人体内的一些柔软器官或者肉推向一侧,能够有效保证吸液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伤害人体,避免了以往吸液管尖头戳伤人体内部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缓冲罐,是的缓冲罐内真空度数稳定,然后打开吸液管和缓冲罐之间的开关,这样使得吸液管内真空度是稳定的,不会因为真空泵不稳定或者其他而导致真空度出现大幅波动,这样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吸液管上设置有聚光灯,可以使得医护工作者在使用吸液管的时候能够实现更加清晰,虽然目前手术时,医生头顶上均设置有聚光灯,但是难免因为人体内的各个器官或者肉阻挡而造成具备光线不足,这是就需要补光,尤其是要进行引流的地方,都是在人体内部,况且还有医护工作者手及其胳膊的阻挡,而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聚光灯的吸液管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保证了足够的光线;
(3)如果需要引流量很大,无须增加引流装置,只需要调节真空泵,然后同时使用多个吸液管就能够保证吸引速度;
(4)吸液管上圆弧形凸起的设置,可以使得吸液管管口将人体内的一些柔软器官或者肉推向一侧,能够有效保证吸液效果,同时还能够避免伤害人体,避免了以往吸液管尖头戳伤人体内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吸液管的示意图;
图中:1为吸液罐;2为缓冲罐;3为真空泵;4为排放开关;5为压力表;6为吸液管;7为聚光灯;8为圆弧形凸起;9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兆斌,未经唐兆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5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