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装置及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14764.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彬;胡冲;熊勇;刘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08 | 分类号: | H02N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赵丝丝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架空 接触 环境 装置 供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管理中的供电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装置及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运输管理过程中,在轨道两侧及轨面有许多电子设备,用于列车监测、信号指示、作业调度等等。目前对这些设备供电普遍采用有线工频交流电压供电,这种供电方式必须沿铁路沿线铺设供电线路及隔一定距离设置电压转换中继站点,用于补偿低压线路传输的电能损耗。现有的这种供电方式的供电成本较高,同时在线路施工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后期线路维护的工作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装置及供电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铁路线上供电成本较高、供电施工复杂以及后期线路维护工作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装置,包括:导电体,设置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对应在与铁路架空接触网通电所产生的电场接触而产生静电的位置;放电模块,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电体上来对所述导电体上的静电做放电输出,取得脉冲放电信号。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为金属导体。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为金属平板。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为金属棒。
优选地,所述导电体的表面覆盖有一绝缘层。
优选地,所述放电模块为放电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供电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取电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取电装置输出的脉冲放电信号进行变压、整流及滤波处理后输出有用直流电源的电源适配输出装置,所述电源适配输出装置连接于所述取电装置。
优选地,所述电源适配输出装置为至少由变压器模块、整流电路模块及滤波电路模块依次连接构成的电流多级处理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适配输出装置还包括一DC/DC电源模块,连接于所述滤波电路模块。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一与铁路架空接触网通电所产生的电场接触的导电体,在所述导电体上产生静电;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导电体上来接收所述静电,对所述静电做放电输出,得到脉冲放电信号。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效率高等特点,通过直接从铁路接触网上面感应取电的方式为其他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电流,以往铁路自供电通常采用太阳能电池,但太阳能供电有许多弱点,比如若连续几天阴雨天及灰尘、太阳能电池老化等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拥有轨面设备持续供电的方法,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取电装置的原理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在铁路接触网的模型中的技术原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电模块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原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供电装置的原理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适配输出装置的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铁路架空接触网环境下的供电装置的一种应用效果原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 取电装置
101导电体
102放电模块
1021 第一尖针
1022 第二尖针
20 供电装置
201电源适配输出装置
2011 变压器模块
2012 整流电路模块
2013 滤波电路模
2014 DC/DC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微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14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隔离的低噪声数模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