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度可调安全挖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1261.6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亦隆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度 可调 安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长度可调安全挖耳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挖耳勺是由硬质杆体构成,杆体的前端为勺状,由于头部较硬,易伤及耳道表面;加上伸入耳道内的杆体长度难以控制,还易伤及骨膜,造成耳部发炎,严重情况下直接碰坏骨膜,造成耳聋。
此外,人体反射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将耳洞内的触觉反馈至握持挖耳勺的手部,因此经常出现在挖耳试探过程中意外伤及内耳道、鼓膜等重要器官或组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挖耳效果好,使用安全、舒适,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可调整长度,防止伤及耳膜,且操作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的长度可调安全挖耳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度可调安全挖耳装置,包括推进器、硬杆、螺旋锁紧机构以及软头,所述硬杆可活动的设于推进器内,所述推进器能够控制所述硬杆伸出的长度,所述螺旋锁紧机构设在所述推进器上用于锁定所述硬杆伸出的长度;所述硬杆的前端设有软头,所述软头部分包覆所述硬杆的头部;所述软头的前端设有伞状头部,所述软头的后端部紧密包裹所述硬杆且大致呈圆柱形,所述伞状头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后端部的外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进器为螺旋推进器或滑轨推进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头的伞状头部和后端部之间为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外径略小于后端部的外径,凹槽部的开口向后大致朝向推进器的方向。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锁紧机构位于所述推进器前端,其外径大于耳道口直径。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硬杆表面设有刻度线或提示标志。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刻度线为代表所述软头深入耳道长度的刻度线,所述提示标志为代表使用者年龄的多个标志。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锁紧机构的前端设有凹槽,用于在所述硬杆缩回所述推进器的状态下,收纳所述软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头的伞状头部的前端设有试探软头。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试探软头5为具有圆润头部的长条状。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软头的后端部表面覆盖静电吸附材料或微尘粘黏材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微尘粘黏材料为粘黏胶层或双面涂胶的PE膜或双面涂胶的PVC膜;所述静电吸附材料为驻极体膜。
本实用新型带来了显著的技术效果:该推进式安全挖耳器可以根据不同个体调整到适当长度,以防挖耳时伤及骨膜。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舒适;硬杆和软头可以定期更换,以确保使用卫生、安全。此外,在挖耳试探过程中由于试探软头的存在,不会意外伤及内耳道、鼓膜等重要器官或组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推进器1,螺旋锁紧机构2,硬杆3,刻度线301,软头4,试探软头5。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硬杆3,硬杆3可以采用不锈钢或树脂材料,在硬杆3的前部设有横向孔,在硬杆3的前端设有软头4,所述的软头4铸在硬杆3头部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优选采用抗菌树脂材料,或者抗菌橡胶或硅胶或软胶材料,以防病菌侵入耳内。软头采用部分包覆硬杆3头部,可采用粘接或直接注塑成型的工艺形成。
软头4的前端设有伞状头部,软头4后端位紧密包裹硬杆3且大致呈圆柱形的后端部,伞状头部的外径大于后端部的外径,软头4的伞状头部和后端部之间为凹槽部,该凹槽部的外径略小于后端部的外径,凹槽部的开口大致朝向推进器1的方向,用于容纳刮落的耳内污垢,如耳垢、耳屎。
传统挖耳勺普遍存的问题是,耳垢从耳道内壁脱离后残留在耳道内难以取出,使用者需要反复挖取,这样不仅收效甚微而且会伤及耳道。本实用新型由于伞状头部外径大于后端部的外径,且伞状头部和后端部之间为凹槽部,使得绝大部分的脱落的耳垢在取出软头4的过程中滞留在伞状头部之后,尤其是滞留在凹槽部内而容易被带出,不需要反复挖取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亦隆,未经张亦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1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磁旋转电机
- 下一篇:音圈马达端子与弹片装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