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1028.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18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于英杰;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宝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1/00 | 分类号: | A01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吴伟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刺针 个体 标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用于啮齿类实验动物如大小鼠、豚鼠、兔等个体标识。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使用的啮齿类实验动物个体标识主要方法有1)耳孔法,通过在耳部不同部位,制造一个穿透性耳孔的方法进行识别,该方法只能标记耳部,造成耳部损伤,一过性疼痛刺激强,耳部穿透性、永久性损伤;2)耳标法,通过在耳部制造穿透性缺口,并在缺口处钳入一小型金属编号耳标的方法进行识别,该方法一过性疼痛刺激强,耳部穿透性、永久性损伤,耳标易发生脱落,二次标识较困难;3)剪脚趾法(实验小鼠多用),主要见于实验小鼠个体标识,在动物出生七天左右(此时痛觉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全),通过剪除不同的脚趾进行识别,该方法一过性疼痛刺激强,动物趾末端永久性损伤缺失,可能会影响动物的活动性及正常行为学特征;4)染料标记法,使用染料Mark笔在动物体表,主要是尾部进行书写标号的方式识别,该方法染料标记无法长期保持,通常只能维持三至五天,需要不断重复标识,大大增加工作量;5)可读式芯片法,通过专用的芯片穿刺针,在动物皮下植入编号唯一的内置芯片,然后使用专用的读取仪器进行个体识别,该方法一过性疼痛刺激强,操作复杂,所需设备多,较高的成本。
上述方法对标识的部位都极为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包括器柄和器杆,所述器柄和器杆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所述器柄和器杆呈一定的夹角,所述器柄的个数是2个,两器柄尾部通过螺丝相固定,所述器杆的头部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槽口向外,所述插槽是镂空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槽槽内部设有螺纹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插槽底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直径与外接注射器针头大小相适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标识器上还安装放大镜,所述放大镜通过镜柄与器柄相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器柄外侧设有摩擦纹。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结合使用通用染料,动物可标识的部位大大拓展,通过穿刺的方式在动物的脚趾趾、爪、耳朵、尾部等多部位可进行清晰、长期的个体标识,满足各类科学实验中,对个体动物进行准确标识、识别的要求,该产品方法对动物个体损失小、疼痛刺激轻微、操作简单、标识清晰、可长期保持标识信息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旧式的其他多种标识方法,因此,本实用新型更好的提高动物福利水平。
对比于打耳孔,因为打在不同的部位,代表的编号不一样,通常不容易进行重复标识,对于耳标法,金属标记如果脱落,通常会撕裂耳部,也导致无法进行二次标识,对于芯片法,植入芯片也会有一定比例脱落,而每个芯片都是独立编号的,没有重复编号,导致无法进行二次标识,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重复标识,不需要额外的辅助设备,操作简单,标识持续时间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其中:1、器柄;2、螺丝;3、插槽;4、镜柄;5、放大镜;6、圆孔;7、螺纹结构;8、摩擦纹;9、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阅图1和图3。
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包括器柄1和器杆9,所述器柄1和器杆9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所述器柄1和器杆9呈一定的夹角,所述器柄1的个数是2个,两器柄1尾部通过螺丝2相固定,所述器杆9的头部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槽口向外,所述插槽3是镂空的。
所述插槽3槽内部设有螺纹结构7。
所述插槽3底部设有圆孔6,所述圆孔6直径与外接注射器针头大小相适配。
所述器柄1外侧设有摩擦纹8。
实施例2,参阅图2和图3。
穿刺针型个体标识器,包括器柄1和器杆9,所述器柄1和器杆9为一体式结构连接,所述器柄1和器杆9呈一定的夹角,所述器柄1的个数是2个,两器柄1尾部通过螺丝2相固定,所述器杆9的头部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槽口向外,所述插槽3是镂空的。
所述插槽3槽内部设有螺纹结构7。
所述插槽3底部设有圆孔6,所述圆孔6直径与外接注射器针头大小相适配。
所述标识器上还安装放大镜5,所述放大镜5通过镜柄4与器柄1相连接。
所述器柄1外侧设有摩擦纹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宝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宝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10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