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综合管廊立式成型模具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081.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4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江中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楚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8 | 分类号: | B28B7/18;B28B7/24;B28B7/00;B28B11/24;B28B1/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94 | 代理人: | 徐楼 |
地址: | 4106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综合 立式 成型 模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立式成型模具、系统及管廊模塑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隧道,将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在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综合管廊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解决地下各类管网设施能力不足、各自为政和开膛破肚、重复建设,促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现有的综合管廊多采用现场预制,此种施工方法施工作业时间长,现场施工混乱,使作业工作量大、需较长的混凝土养护增强时间,开槽后较长时间不能回填,在城市中不利于道路建设缩短施工工期、满足快速成形交通的要求。
现场制作的混凝土抗渗性能不如工厂内制作的混凝土,容易雨布发生渗漏,影响管道的使用功能。如结构物所处环境具有侵蚀性介质,介质通过裂隙侵入结构,引出钢筋的锈蚀,影响构筑物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缩短地下管道的使用寿命。
采用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建设可避免由于铺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保证路面完整和美观。降低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保持了路面的完整性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更加便于各种管线的铺设、增减、维修和日常管理。
由于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在工厂内完成,质量可靠,安全有保证。完成后直接运到施工现场,所以现场装配速度快,前面安装管廊,后面即可还土恢复交通,因而可实施城市系列快速施工工法。
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光缆)、给水管及燃气管构成了纳入地下综合管廊的4种基本管线。由于地下综合管廊收纳管线相互影响、无法相容或需要单独铺设一仓,这就使得单仓综合管廊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继而需要生产双、多仓或多仓综合管廊。
混凝土双、多仓综合管廊成型方法可分为湿法与干法两种。湿法立式成型工艺中装拆模是影响生产周期的重要因素,因而各个生产单位都在极力改进钢模设计,减少装拆模时间,提高功效。
混凝土双、多仓湿法立式成型座模中立式是指混凝土成型时综合管廊的内孔轴线与地面垂直的生产方法。此种湿法立式振动工艺生产的混凝土双、多仓管廊,可生产不同型式接口的混凝土管廊,满足不同管道的功能要求;适合制作大型混凝土管廊;制作钢承口管廊钢承口尺寸控制精度,操作工序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品质、大规模可快速量产的混凝土单仓、双仓、多仓综合管廊成型模具、系统及其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单仓、双仓、多仓湿法立式成型钢模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混凝土单仓、双藏、多仓综合管廊生产的关键点主要为两点:确保质量和提高功效。混凝土管廊施工安装,两节管廊(或称为箱涵、涵管)的对接,理论上中心和角度具有唯一性的特点,即:只有完全对准才能对接安装。因而制造混凝土综合管廊需特别注意接口的质量,确保接口的形状及尺寸均能达到精度要求,保证管廊的密封性。钢模模具设计使其装拆更加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混凝土综合管廊湿法立式成型模具,吸取固定式成型模具和芯模振动模具两者的优点。将内模、外模设计成滑移式模具,既保证了模具反复组装成型精度又免除模具吊运、拆卸的操作,降低了操作难度,减少了吊车使用次数,有利于加快管廊的生产。承口(也可称为企口)端模具采用装配式结构,将其设置在模具底座上,方便脱模时混凝土构件的起吊和减少模具准备时间,加快生产效率。使用附着式振动综合管廊钢模,其现场布置合理,环境整洁。振动器的技术参数与钢模结构匹配,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技术要求。从使用效果上看,不仅综合管廊浇筑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且混凝土均匀、不易产生裂缝,更有效提高了凝固速度,减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混凝土综合管廊立式成型模具:
混凝土综合管廊立式成型模具,该模具包括模具底座、承口端模具、外模模具、一个或多个内模模具。其中:模具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承口端模具设置在模具底座上。外模模具设置在模具底座上并且位于承口端模具的外侧四周。一个或多个内模模具设置在模具底座上并且位于承口端模具的内侧四周
其中,整个内模模具的长为1-20m,优选1.5-18米,优选为2-1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楚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楚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0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