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囊锁紧式胸腔闭式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000055.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8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耿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云光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A61M3/02;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坚 |
地址: | 121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囊锁紧式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管,特别是一种在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时所用的伸缩囊锁紧式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胸腔引流管采用近端(病灶端)带侧孔的橡胶或医用硅胶管。引流管体带有刻度标志,引流管末端接通水封瓶或引流球(袋)等,达到引流气体或液体的目的。但是这种普通引流管在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经常出现皮下气肿、引流管脱落、胸壁引流口出血,以及不能沿引流管进行胸腔内给药治疗以及引流过程中不能精准的获取胸腔内液体标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囊锁紧胸腔闭式引流管,解决了现有引流管在使用时不易封闭定位的问题,以及利用引流管胸腔内给药和获取胸腔内液体标本容易污染的问题。其在胸腔闭式引流术时能够方便的对引流管封闭锁紧定位,并且避免引流管胸腔内给药污染,精准的获取胸腔内液体标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伸缩囊锁紧式胸腔闭式引流管管体头部带有前端口和侧孔,末端为排液口,在靠近管体头部的外管壁设置有用于充气或充液的环状伸缩囊,其技术要点是:在引流管管壁内设置有与伸缩囊连通的伸缩囊气/液通道;在管壁内设置有胸腔通道,胸腔通道前端口设置在靠近管体头部的外管壁,伸缩囊气/液通道后端口和胸腔通道后端口均也带有封闭接头。
在伸缩囊后部的管体外壁滑动套装有锁紧定位器,锁紧定位器由支撑环和锁紧螺帽组成,支撑环前端设有支撑面,后端连接有围成管状的带有外螺纹的弹性夹臂,弹性夹臂前端带有楔形口并向内倾斜,锁紧螺帽与多瓣弹性夹臂螺纹连接。
所述支撑环前端支撑面设置有弹性软垫。
所述封闭接头带有螺纹帽和开关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设置胸腔通道,将胸腔通道前端口设置在靠近引流管头部的外管壁,以及后端口封闭接头,形成防止污染的通道,并利用该胸腔通道进行注射器胸腔内给药及胸腔内冲洗,避免了常规引流管给药带来污染;在胸腔内低位留置引流管时,还可以利用该胸腔通道留取无二次污染的标本。由于在引流管上采用环状伸缩囊与管壁内设置的伸缩囊气/液通道结构,能够使引流管近端固定在胸腔内,避免了引流管的脱出,减少胸壁引流口的出血及感染的发生以及减少了皮下气肿的发生。通过进一步改进在引流管设置锁紧定位器,使引流管更加紧密固定,进步有效的减少胸壁引流口的出血及感染的发生减少皮下气肿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前端口、2侧孔、3管壁、4伸缩囊、5伸缩囊气/液通道前端口、6伸缩囊气/液通道、7弹性软垫、8支撑环、9弹性夹臂、10锁紧螺帽、11伸缩囊气/液通道后端口、12封闭接头、13开关阀门、14螺纹帽、15排液口、16胸腔通道后端口、17胸腔通道、18胸腔通道前端口、19支撑面、20壁层胸膜及肌肉组织、21无菌辅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伸缩囊锁紧式胸腔闭式引流管,管体采用软质医用硅胶管,管体头部带有前端口1和侧孔2,末端为排液口15,管体长200mm,外径为10mm,内径为7mm,管壁3厚1.5mm,在靠近管体头部的外管壁设置有环状伸缩囊4,在引流管管壁3内设置有伸缩囊气/液通道6,伸缩囊气/液通道前端口5与伸缩囊4连通,伸缩囊4为医用橡胶材料,可以用于充气体或充液体,在未充气/液状态下,包裹在管体上,与管壁外表在同一平面,伸缩囊环绕引流管一周,充盈后外径为27mm,厚10mm;在管壁内设置有胸腔通道17,胸腔通道前端口18直径为0.5mm,设置在靠近管体头部的外管壁,伸缩囊气/液通道6和胸腔通道17直径均为0.5mm,可以对称分布,伸缩囊气/液通道后端口11和胸腔通道后端口16均带有封闭接头12,封闭接头可以采用带有螺纹帽14和开关阀门13的结构。胸腔通道前端口18通过胸腔通道17连通胸腔通道后端口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云光,未经耿云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000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面腔体广角成像设备图像质量标准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测试运动相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