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枸橼酸抗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7643.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丁峰;庄峰;马帅;俞雯艳;陆伟;卢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31219 | 代理人: | 张新鑫,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橼酸 抗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枸橼酸抗凝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体外抗凝是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因具有抗凝效果确切,出血并发症少,透析器30使用寿命延长等优点,成为目前高危出血倾向患者体外循环抗凝的理想选择。但是,由于潜在的代谢并发症,操作较为复杂,期间需要频繁监测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传统的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是在体外循环动脉端,根据血流速度以一定比例输注枸橼酸钠溶液(置于枸橼酸储液罐10中),同时在静脉端(血液回到患者体内之前)补氯化钙(置于氯化钙储存罐20),从而保证患者体内离子钙水平正常。局部枸橼酸抗凝-CRRT原理:枸橼酸从动脉端输注,体外循环管路中的离子钙水平降至0.2-0.4mM/L,发挥体外抗凝作用,同时从静脉端补充氯化钙,体内离子钙水平维持正常,而不影响体内凝血系统。
图1中,4%枸橼酸钠从静脉端输入,使体外循环离子钙降至0.2-0.4mmol/L,达到抗凝效果,同时从静脉端补充氯化钙,使体内离子钙水平恢复至1.0-1.2mmol/L。
根据现有文献报道和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传统的RCA在临床的应用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在原有血液净化装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两个精密输液泵用于枸橼酸溶液和钙溶液的输注,操作繁琐;
(2)枸橼酸输液泵和补钙输注泵是两个独立的泵,当治疗参数变化或者透析机因报警、更换置换液/透析液等原因动脉泵停泵,就需要透析护士手动暂停/启动这两个泵,若操作不规范,可能造成医源性枸橼酸输注过多或高钙血症造成体外循环抗凝失败;
(3)传统的枸橼酸抗凝方案主要采用监测-调整-再监测的“试错法”,即根据经验先设定一个初始补钙速度,然后通过频繁监测体内和体外循环离子钙水平调整补钙速度,结果发现体内离子钙水平波动较大,且由于钙的变化滞后于钙的调整,难以准确把握补钙量;
(4)RCA时所投入的人力(至少需要一名受严格培训的血透护士和熟悉枸橼酸抗凝技术的医生在场),物力(需要每2-4小时监测离子钙,每次测定费用150元)成本投入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整速度的枸橼酸抗凝装置,无需人工试错,实现自动化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枸橼酸抗凝装置,所述枸橼酸抗凝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蠕动泵、第二蠕动泵,以及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蠕动泵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连接蠕动泵控制模块,所述蠕动泵控制模块连接第一蠕动泵和第二蠕动泵,所述第一蠕动泵为枸橼酸泵,所述第二蠕动泵为钙泵。
优选地,所述蠕动泵控制模块包括:
用于控制枸橼酸输注速度的第一蠕动泵速度控制子模块,与所述第一蠕动泵相连;
用于控制补钙速度的第二蠕动泵速度控制子模块,与所述第二蠕动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蠕动泵速度控制子模块包括:
用于计算枸橼酸输注速度的枸橼酸输注速度计算单元,与所述输入模块相连;
用于发送第一蠕动泵输注速度指令的第一蠕动泵速度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枸橼酸输注速度计算单元及第一蠕动泵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蠕动泵速度控制子模块包括:
用于计算体外透析清除的钙量与体内蓄积钙量之和的第二蠕动泵第一阶段速度计算单元,与所述输入模块及枸橼酸输注速度计算单元相连;
用于计算体外透析清除的钙量的第二蠕动泵第二阶段速度计算单元,与所述输入模块及枸橼酸输注速度计算单元相连。
用于发送第二蠕动泵速度的第二蠕动速度信号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二蠕动泵第一阶段速度计算单元、第二蠕动泵第二阶段速度计算单元及第二蠕动泵相连。
在本发明中补钙分为两个阶段,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
- 下一篇:壳体装配结构及其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