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6511.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汤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15/20;B32B15/09;B32B15/088;B32B27/34;B32B27/32;B32B27/06;B32B27/08;B32B7/1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胶片 冲击 包装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属于包装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X光感光材料主要是X光胶片,在医学领域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疾病。此类X光感光材料包装用复合膜不仅要求良好的遮光性能和阻隔性能,同时还要求抗冲击性能好。
目前,已有的感光材料包装用复合膜由于强度、韧性和耐冲击强度不够,在运输、装卸和贮存过程中会受到冲撞、振动、跌落,出现损伤,造成曝光。如果曝光,则被包装的材料会失去保护,成为废品,造成损失。
因此,如何提高感光材料包装用复合膜的抗冲击性能和耐跌落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X光胶片的,遮光性能和阻隔性能好,强度和耐冲击性能优异的包装复合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印刷层、第一涂层、第一贴合剂层、遮光阻隔层、黏合剂层、抗冲击层、第二涂层、第二贴合剂层、遮光热封层从外到内依次复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印刷层为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更优选地,所述印刷层厚度9~12um。
优选地,所述遮光阻隔层为软质合金铝箔。
更优选地,所述遮光阻隔层厚度7~9um。
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为双向拉伸尼龙薄膜。
更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厚度15~25um。
优选地,所述遮光热封层为三层共挤出吹塑聚乙烯黑膜。
更优选地,所述遮光热封层厚度40~90um。
优选地,所述黏合剂层为干复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
更优选地,所述黏合剂层厚度2.5~3.5um。
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均为挤复型底涂剂。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厚度均为0.4~1.0um。
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剂层和第二贴合剂层均为热熔性粘合树脂。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贴合剂层和第二贴合剂层厚度均为9~15um。
优选地,所述三层共挤出吹塑聚乙烯黑膜至少包含一层遮光树脂层和一层热封树脂层。
优选地,所述三层共挤出吹塑聚乙烯黑膜由炭黑粒子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层、炭黑粒子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依次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膜,采用先干复后挤出复合的方式,先用胶黏剂将遮光阻隔层和抗冲击层复合在一起,保护遮光阻隔层;再用贴合剂和涂层,按顺序依次将印刷层、遮光阻隔层、抗冲击层、遮光热封层挤出复合在一起。既保证了良好的遮光性能和阻隔性能,又保证了复合膜的韧性,使其具备良好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膜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遮光性能和阻隔性能好,强度和耐冲击性能优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预制各种类型的袋子,或者直接提供卷膜由用户自己制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示意图;
图2为三层共挤出吹塑聚乙烯黑膜遮光热封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示意图,所述的用于X光胶片的耐冲击包装复合膜由印刷层1、第一涂层2、第一贴合剂层3、遮光阻隔层4、黏合剂层5、抗冲击层6、第二涂层7、第二贴合剂层8、遮光热封层9从外到内按先干复后挤复的顺序复合而成。
印刷层1选用厚度为10μm的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第一涂层2和第二涂层7选用挤复型底涂剂,涂层厚度为0.5μm。
第一贴合剂层3和第二贴合剂层8选用热熔性粘合树脂,挤出厚度为12μm。
遮光阻隔层4选用厚度为7μm的软质合金铝箔。
抗冲击层6选用厚度为15um的分布双向拉伸尼龙薄膜。
黏合剂层5选用干复型双组份聚氨酯胶黏剂,上胶厚度为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紫江彩印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65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活性炭的卸妆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复发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