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导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5291.7 | 申请日: | 2016-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8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施迈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4 | 分类号: | B65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导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陶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导丝器。
背景技术
由于纺织业的飞速发展,要求纺织机有承受高速、耐磨的能力,因此金属导丝器已无法满足现代纺织工业的要求,而陶瓷有许多金属不具备的优良性能。20世纪初陶瓷导丝器被引入了纺织业。在纤维生产加工及以后的纺织生产中,每根丝线要与导丝器不断接触40次甚至更多。每次接触都会产生大约1s的摩擦。随着人们对超细纤维的需求不断增长,纤维生产的速度和张力也大为提升,从而对导丝器的质量要求也持续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而提供一种陶瓷导丝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导丝器,包括陶瓷制成的导丝器本体、连接体,所述导丝器本体为一梯形柱体陶瓷,所述连接体为一矩形板状陶瓷,所述导丝器本体设置于连接体的上端,所述导丝器本体上设置有一导丝槽,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导丝槽一端为圆孔状凹槽,所述圆孔状凹槽位于导丝器本体的上端,所述导丝槽另一端为U字型凹槽,所述U字型凹槽位于导丝器本体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圆孔状凹槽和所述U字型凹槽与所述导丝器本体过渡段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导丝槽的表面通过钻石抛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导丝槽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开口,方便导丝器工作,本实用新型整体由陶瓷材料制成,质量可靠;
(2)设计合理,导丝槽表面通过钻石抛光处理,大大减少摩擦,有效减少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3)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导丝器边缘为圆弧形,操作时不会伤害到手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导丝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导丝器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导丝器的仰视图。
图中标记为:1、导丝器本体;2、连接体;3、导丝槽;31、圆孔状凹槽;32、U字型凹槽;4、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陶瓷导丝器,包括陶瓷制成的导丝器本体1、连接体2,导丝器本体1为一梯形柱体陶瓷,连接体2为一矩形板状陶瓷,导丝器本体1设置于连接体2的上端,导丝器本体1上设置有一导丝槽3,连接体2上设置有一固定孔4。
导丝槽3一端为圆孔状凹槽31,圆孔状凹槽31位于导丝器本体1的上端,导丝槽3另一端为U字型凹槽32,U字型凹槽32位于导丝器本体1的下端。
圆孔状凹槽31和U字型凹槽32与导丝器本体1过渡段为圆弧形。
导丝槽3的表面通过钻石抛光处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丝槽一端开口大于另一端开口,方便导丝器工作;本实用新型整体由陶瓷材料制成,质量可靠;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导丝槽表面通过钻石抛光处理,大大减少摩擦,有效减少损耗,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的陶瓷导丝器边缘为圆弧形,操作时不会伤害到手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施迈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台施迈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5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带材基带手动倒带机
- 下一篇:祛痘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