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反调压无励磁分接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2410.3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5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刘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56 | 分类号: | H01H1/56;H01H9/00;H01F2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反 调压 无励磁分接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中的正反调压无励磁分接开关。包括有绝缘体和上、下支座,上、下支座间安设有绝缘轴,对应开关的每相设置有两层静触头和动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相一层中设有三个联接主线圈抽头k的静触头和四个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且联接主线圈抽头k的静触头和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相互交错间隔设置,联接调压线圈首、尾抽头①、③的静触头首尾对应;每相另一层中设有四个输出x静触头和三个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且输出x静触头和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相互交错间隔设置,输出x静触头首尾对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便、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接线灵活可供更多分接选择的正反调压无励磁分接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中的正反调压无励磁分接开关。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专利CN101477884A中公开了一种无励磁正反调压分接开关,该分接开关比在先的同类产品有明显优势,但其接线方式单一,不能全面适用于线圈分接到位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便、设计合理、可靠性高、接线灵活可供更多分接选择的正反调压无励磁分接开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有绝缘体3和上支座2、下支座14,上、下支座间安设有绝缘轴4,对应开关的每相设置有两层静触头和动触头,每层静触头沿绝缘体3周向布设,所述每相两层静触头中一层设置有联接主线圈抽头k的静触头15和联结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另一层设有输出x静触头16和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在绝缘轴上安设有同时与两个相邻的静触头相接的动触头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相一层中设有三个联接主线圈抽头k的静触头15和四个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且联接主线圈抽头k的静触头15和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相互交错间隔设置,联接调压线圈中间抽头②的静触头13接连安设有两个,联接调压线圈首、尾抽头①、③的静触头13首尾对应;所述的每相另一层中设有四个输出x静触头16和三个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且输出x静触头16和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相互交错间隔设置,输出x静触头16首尾对应;每相对应两层中联接调压线圈抽头的静触头13的抽头联接位布置方向相反。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调压线圈为两个W1、W2,两个调压线圈相串接,并引出调压线圈抽头③、②、①,其中抽头①接调压线圈W1的首端,抽头③接调压线圈W2的尾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静触头为柱状静触头,所述的动触头为环形动触头。
按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为一相两层动、静触头结构,构成单相正反调压开关;也可为三相六层动、静触头结构,构成三相正反调压开关;所述的绝缘体可为笼形或筒形或盘形;整个开关可设计成立式或卧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笼形或盘形结构时,当电压较低、电流较小时,开关体积较小,立、卧安装均可,适用于小型变压器;为鼓形或筒形时,带电体被隔离在筒内,占用变压器有效空间小,立、卧式安装均可,适用于大、中型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工作性能可靠、制作和使用成本低,适于与各种结构的变压器相配置,并可便于变压器结构的简化;2、相对前一种接线分接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使开关接线灵活可供更多分接选择,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G-G剖视图。
图3为图1的H-H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相结构的接线原理图(仅示A相)。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三相结构的接线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24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车辆控制系统通信的认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对流球化退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