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91309.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锴;郑孟杰;李仲;汪璐璐;杨瑞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锴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板 患者口腔 锻炼 闭合 康复装置 张开 颌面部 医护 把手 本实用新型 咬肌部位 固定轴 可打开 疲劳度 振动器 脸颊 松开 咬肌 按摩 挤压 进度 康复 震动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将固定轴插入患者口腔,再松开把手,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张开,通过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张开的作用,使得患者口腔张开,然后,医护人员再挤压把手,使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闭合,从而使得患者口腔跟随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闭合,同理,医护人员通过以上方法,便实现了对患者口腔的持续锻炼,同时,医护人员可打开振动器,对患者脸颊两侧进行持续震动,该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对患者口腔进行重复张开以及闭合锻炼,提高患者咬肌康复进度,还能够在锻炼过程中,对患者咬肌部位进行按摩,从而极大的减轻了患者锻炼过程中的疲劳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现临床部分颌面部患者,因咬肌部位受损,需要进行辅助锻炼,才能恢复口腔正常咀嚼,而目前针对该类患者的锻炼方式,普遍还是采用医护人员通过双手拉动及推动患者上下颚,来对咬肌进行模拟咀嚼康复训练,但此种方法,不仅医护人员操作麻烦,还无法对患者咬肌部位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康复进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咬肌锻炼方法,不仅操作麻烦且无法有效的达到锻炼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颌面部锻炼康复装置,包括固定轴、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弹簧、把手、滑动轴、固定架、绑带、振动器,所述的第一转动板位于固定轴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转动板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转动板位于固定轴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转动板与固定轴转动相连,所述的弹簧位于第一转动板与第二转动板之间,所述的弹簧分别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胶水相连,所述的把手分别位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左侧,所述的把手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一体相连,所述的滑动轴分别贯穿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右侧,所述的滑动轴分别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一体相连,所述的固定架数量为两件,所述的固定架位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固定架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滑动相连,所述的绑带位于固定架前后两端,所述的绑带与固定架铆钉相连,所述的振动器位于绑带中端,所述的振动器与绑带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动板顶部右侧和第二转动板底部右侧还均设有牙套,所述的牙套与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牙套外壁还设有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与牙套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右侧还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形状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的绑带右侧还设有魔术贴,所述的魔术贴与绑带缝合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器中端还设有纽扣电池,所述的纽扣电池与振动器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滑动轴两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滑动轴螺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锴,未经胡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91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