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绕式极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9670.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源;魏少臣;谢富国;王欣全;张俊玉;周江;伍绍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极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绕式极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分为圆型电池、方型电池、聚合物电池。其极组结构中
极耳基本上都是在极片一侧的集流体(铜箔或者铝箔)上。这样的结构存在以
下缺陷:
1,由于焊极耳的集流体上面没有极粉,属于空箔,电池极片结构中的空箔
由于没有涂极粉而降低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2,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聚合物电池来说,极片结构中空箔和空箔上的极
耳卷绕于极组的内部,本身增加了整个极组的厚度,继而增加了电池的厚度,
而聚合物电池对于厚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增厚的电池会有不合格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设计中存在的机械结构限制及各通道数据监测与分析模块功能不足,而提供一种卷绕式极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卷绕式极组,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及隔膜;
正极片包括正极极片和正极极耳,负极片包括负极极片和负极极耳,所述
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除预留空白区外上下两侧面均涂覆有极粉,所述的预留空白区位于所述的极片侧边缘处且与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大小相对应,所述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对应地焊接在所述的预留空白区;
所述的正极极片在正极极耳焊接处前后两侧面上对应地贴覆有正极保护胶带以将正极预留空白区包容其内,在负极耳两个对应相邻的正极极片上与负极耳相邻面上分别贴覆有负极保护胶带以将负极预留空白区遮护其间。
所述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内端分别贴覆有端部保护胶带,所述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端部对应形成折弯段并互插。
所述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内端部分别形成为单涂覆面段,单涂覆面段对折后再形成折弯段并互插。
所述的预留空白区前后对应地形成在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的前后两侧面上。
在所述的极片一侧设置有多个前后对应的涂覆空白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发泡胶带可以在特定温度下实现膨胀卷曲和脱落,使得在极片可在内部焊极耳,使得自由设计极耳位置和尺寸的工艺设想成为了可能,极组中空箔更少,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所提高,电池的厚度有所减薄,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循环次数等优点。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附图说明
图1 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埋极耳式极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所示为图1 所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所示为发泡胶带结构示意图;
图4 所示为发泡胶带的截面示意图;
图5 所示为另一种切口结构示意图;
图6 所示为极组结构示意图;
图7 所示为正极耳处结构示意图;
图8 所示为负极耳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6-8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极组包括正极片100 和负极片200 以及隔膜300;正极片100 包括正极极片110 和正极极耳120,负极片200 包括负极极片210 和负极极耳220,所述的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上除预留空白区外上下两侧面均涂覆有极粉,所述的预留空白区位于所述的极片侧边缘处且与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大小相对应,所述的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对应地焊接在所述的预留空白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96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光学检测机构
- 下一篇:一种积木式电动汽车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