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梁导热油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2362.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31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宋海玉;郭亚会;齐蕾蕾;李振兴;周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广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导热油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式窑的保护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燃烧梁导热油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梁式窑是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的热量对物料或工件进行加热的热工设备,其中燃料的燃烧通常是由燃烧梁来完成的,燃烧梁长期在1250℃的高温环境中工作,需要利用导热油或其他介质来进行冷却。梁式窑的冷却系统通常是采用导热油在设备中循环流通来冷却燃烧梁,燃烧梁与导热油换热后冷却下来,而导热油则成为带有一定热量的高温导热油。工业生产中常采用风冷散热器对高温导热油进行冷却,然后再将冷却后的导热油回送至梁式窑的冷却系统中循环使用。
但是,当燃烧梁内的温度过高时,或者导热油不能及时被散热器冷却至所需温度而影响对燃烧梁的冷却效果时,导热油不能及时将燃烧梁内的温度降低到所需范围内,此时,燃烧梁继续燃烧不仅会对窑内的工件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对梁体本身造成很大的损坏,从而缩短燃烧梁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燃烧梁导热油保护系统,以解决燃烧梁本身温度过高而造成窑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梁导热油保护系统,包括燃烧梁和导热油循环总管,所述燃烧梁与燃烧源供给装置相连,所述导热油循环总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出燃烧梁管路、循环泵和进燃烧梁管路,所述出燃烧梁管路的进油端与燃烧梁的出油口连接,进燃烧梁管路的出油端与燃烧梁的进油口连接,在出燃烧梁管路上依次串接有若干散热装置,在每个散热装置的进油口分别设置有进油阀,在每个散热装置外分别并联有旁通管,在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旁通阀;在所述燃烧梁的出油口设置有第一测温装置,在远离燃烧梁出油口的最后一台散热装置的出油端设置有第二测温装置;所述进油阀、所述旁通阀、所述第一测温装置、所述第二测温装置和所述燃烧源供给装置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在所述循环泵的出油口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散热装置为散热风机。
使用时,根据第一测温装置所测燃烧梁出油口温度决定是否启动散热装置,当第一测温装置所测温度低于160℃时,不需启动散热装置,导热油通过旁通管路汇入导热油循环总管并返回到燃烧梁内;当第一测温装置所测温度高于160℃且低于190℃时,则需要启动散热装置,此时,散热装置的进油阀打开,与该散热装置并联的旁通阀关闭,使导热油经过散热装置冷却后再返回到燃烧梁内,散热装置的启动数量根据温度的高低而定,温度越接近190℃,需要启动的散热装置越多;当所有的散热装置都启动后,第一测温装置所测温度仍高于195℃或第二测温装置所测温度高于190℃,控制器直接将燃烧源供给装置的动力源电源切断,使燃烧梁停止燃烧,此时导热油继续运行2h,以保证燃烧梁不会因温度过高而变形或损坏。
本实用新型对导热油温度实时监测,能够在导热油温度高于所需温度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将燃烧源供给装置的动力源电源等相关设备及时切断,降低燃烧梁温度,使其不会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变形,导致窑体损坏,从而保证了燃烧梁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梁,2、燃烧源供给装置,3、循环泵,4、压力检测装置,5、散热风机, 6、第一测温装置, 7、第二测温装置,8、进油阀,9、旁通阀,1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燃烧梁1、导热油循环总管、散热风机5、测温装置和控制器10等部分。
燃烧梁1与燃烧源供给装置2相连,由燃烧源供给装置2向燃烧梁1提供燃烧源进行燃烧,燃烧源供给装置2与控制器10相连,由控制器10控制燃烧源供给装置2的开闭。
导热油循环总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出燃烧梁1管路、循环泵3和进燃烧梁1管路,出燃烧梁1管路的进油端与燃烧梁1的出油口相连,进燃烧梁1管路的出油端与燃烧梁1的进油口相连,循环泵3为导热油在管道内的流动提供动力。在循环泵3的出油口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4,压力检测装置4与控制器10相连,当压力检测装置4检测到压力突然降低时,向控制器10发送报警信号,由控制器10控制切断燃烧源供给装置2的动力源电源,以使燃烧梁1停止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广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广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2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