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81707.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2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卓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张玲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滞蓄渗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雨水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加以利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设施来排水,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成为新老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现有城市建设模式,部分城市的低洼处仍然存在雨水的问题,需要对市政管网的排水能力加强,要么加大管道的直径,要么增加管道的数量,要么加大市政管网的蓄水池的体积,这几种方法均会对城市现有的道路以及现有的管道造成破坏,施工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采用溢水管在集水管内的一端横截面为梯形并设置有过滤网,解决了雨水中混有树叶等杂物的问题,达到了阻挡杂物的效果;采用承重板上面与集水管围成沉积槽,解决了雨水中含有泥沙的问题,达到了沉积泥沙的效果;采用合页、弹簧、圆形凸台和半圆形凹槽配合连接,解决了承重板积累的杂物过多影响雨水的收集和排放的问题,达到了在承受一定重力后,承重板自动翻转清理污泥和排放雨水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包括进水管、溢水管;进水管连接在集水管上部的一侧;溢水管连接在集水管上部的另一侧;集水管内部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一端通过合页连接在集水管的内壁;承重板另一端设置有圆形凸台;集水管下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半圆凹槽;圆形凸台与半圆凹槽配合连接;集水管下部连接有污水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溢水管在集水管内的一端横截面为梯形;溢水管的梯形截面口设置有过滤网;溢水管两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固定连接在承重板一端。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承重板位于污水管上方;承重板上面与集水管围成沉积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溢水管在集水管内的一端横截面为梯形,溢水管的梯形截面口设置有过滤网,有利于阻挡雨水中混有的树叶等杂物;
2、采用承重板上面与集水管围成沉积槽,有利于沉积泥沙;
3、采用合页、弹簧、圆形凸台和半圆形凹槽配合连接,有利于在达到一定承重力后,承重板自动翻转清理污泥和排放雨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立体图。
图2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正视图。
图4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俯视图。
图5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剖视图。
图中,1、进水管;2、溢水管;3、集水管;4、承重板;5、合页;6、圆形凸台;7、半圆凹槽;8、排污管;9、过滤网;10、弹簧;11、沉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包括进水管1、溢水管2;进水管1连接在集水管3上部的一侧;溢水管2连接在集水管3上部的另一侧;集水管3内部设置有承重板4;承重板4一端通过合页5连接在集水管3的内壁;承重板4另一端设置有圆形凸台6;集水管3下部两侧内壁上设置有半圆凹槽7;圆形凸台6与半圆凹槽7配合连接;集水管3下部连接有污水管8;溢水管2在集水管3内的一端横截面为梯形;溢水管2的梯形截面口设置有过滤网9;溢水管2两侧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弹簧10;弹簧10固定连接在承重板4一端;承重板4位于污水管8上方;承重板4上面与集水管3围成沉积槽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卓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81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集雨窖池
- 下一篇:水下对接管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