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碎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77533.X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6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金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奥龙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办公室内的碎纸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碎纸机,在使用过程中,让多张纸进入至机体内部时会出现卡纸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动力传递不稳定,受冲击性能较差,容易损坏;另外容易出现卡纸现象,虽然有的厂家利用改进的刀片进行多层切割,然其噪音较大,在碎纸过程中影响办公人员的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碎纸机,通过利用齿轮和转盘的同轴驱动,实现裁切碎纸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碎纸机,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上穿设有两根转轴,所述转轴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外部的部分轴接有齿轮,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齿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位于所述箱体内部的部分轴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连接有凸齿。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内部装有隔板,隔板之间形成容置槽,所述转盘的径面局部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凸齿位于所述转盘径面的切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顶面为水平结构,转角处为斜面结构,一侧边与所述箱体的内层相连接,另一侧边靠近所述转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机驱动所述齿轮进行转动,带动转轴及转盘进行转动,所述转盘与所述齿轮保持同步性,所述转轴起到连接和传动一体的效果,能够保持凸齿同时接触,形成对纸张的裁切;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其动力传递稳定,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静音效果尤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碎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箱体;2、转轴;3、齿轮;4、凸齿;5、转盘;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碎纸机,包括矩形结构的箱体1,在所述箱体1上装有两根转轴2,所述的转轴2从外部穿过所述箱体1进入至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转轴2位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的部分套设有齿轮3,两个转轴2上的齿轮3相互啮合,通过所述齿轮3的转动,能够带动两个转轴2相对进行同步反向转动。
在所述箱体1的内侧上装有相对设置的两组组件,每组组件由分布均匀的隔板6组成,所述隔板6的顶面为水平结构,转角处为斜面结构,一侧边与所述箱体1的内层相连接,另外一侧边靠近所述转轴2。
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的转轴2部分分别套接有若干转盘5,每个转盘5位于相邻的两个隔板6形成的空间内,所述转盘5的径面上设有与其相切连接的凸齿4。
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转轴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工作过程中,将电机与其中一个齿轮3相连接,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能够带动其中一个齿轮3进行转动,由于两个齿轮3相啮合,因此两个齿轮3能够进行同步反向转动,在此,与齿轮3相连接的转轴2能够进行转动,所述齿轮3进行传递动力能够进行稳定传递,通过所述转轴2能够将动力传递至与其相连接的转盘5上,转盘5在转动过程中,凸齿4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对纸张进行剪切,利用所述隔板6能够形成对转盘5的区隔,防止同一转轴2上相邻的两个转盘5接触后出现碰伤现象。
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齿轮3进行传递,使所述箱体1内部的转盘5能够与所述齿轮3同步转动,使得两个转盘5上的凸齿4能够同步稳定到达,如果采用电机直接控制转轴2,其精度差,而且无法保证同步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碎纸机,其传动稳定,能够保证凸齿之间不会出现错位现象,而且连接稳定性高,安全可靠,噪音低,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碎纸机,其结构简便实用,工作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奥龙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奥龙办公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775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