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氢并网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66892.5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04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姜锦;于凤刚;朱伯麟;宋建平;叶得强;李炳乾;饶栋;常艳琴;辛丹;马旻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34 | 分类号: | C25B1/34;C25B15/02;F17D3/01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陶涛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碱制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氯氢并网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烧碱装置正常生产时,要求电解槽的氯氢压差保持稳定,即电解槽内氢气压力比氯气压力高约4KPa。当系统压差偏离4KPa时,氯氢总管的调节阀会自动调节系统压力,使系统压差保持在4KPa,当氯氢压差小于0KPa或大于9KPa时,系统发出联锁停车指令。烧碱装置分期建设,存在两套烧碱装置配套同一个PVC生产装置的情况。当两套生产装置进行氯氢并网时,会引起系统自身的压力波动;当两套生产系统并网后,某套装置意外跳车后会导致另一装置的跳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氯氢并网调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并网设备连锁跳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氯氢并网调控装置,包括气体缓冲罐1,气体缓冲罐1连接有气体输送平台,气体缓冲罐1上设有气体输出管,气体输出管上设有总控阀3,气体缓冲罐1上设有总控压力变送器2;气体输送平台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上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6,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与气体缓冲罐1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8;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7,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与气体缓冲罐1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9;总控阀3、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9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6相连。
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与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之间通过串联管道连接,串联管道连接上设有串联控制阀12,串联控制阀12与主控模块16相连。
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与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之间通过串联管道连接,串联管道上设有串联控制阀12,串联控制阀12与主控模块16相连。
串联管道上,串联控制阀1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力补偿泵10、第二压力补偿泵11;第一压力补偿泵10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16相连,第二压力补偿泵11的控制端与主控模块16相连。
主控模块16上连接有第一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3。
主控模块16上连接有第二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4。
主控模块16上连接有失压报警装置15。
第一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3、第二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4、失压报警装置15可以选用蜂鸣器、led指示灯、对特定输入有所响应的无线信号传输模块或是以上三种装置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压力变送器6检测到危险值后输出报警信号,主控模块16依据这个报警信号会立刻关闭第一控制阀8,同时打开串联控制阀12以及第二压力补偿泵11,此时在第二压力补偿泵11的控制下,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的残余气体会被补充至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内,从而保证气体缓冲罐1中气体密度不会快速下降。此时第一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3发生响应。
第二压力变送器7检测到危险值后输出报警信号,主控模块16依据这个报警信号会立刻关闭第二控制阀9,同时打开串联控制阀12以及第一压力补偿泵10,此时在第一压力补偿泵10的控制下,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的残余气体会被补充至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内,从而保证气体缓冲罐1中气体密度不会快速下降。此时第二气体输送平台报警装置14发生响应。
总控压力变送器2检测到危险值后输出报警信号,主控模块16依据这个报警信号会立刻关闭总控阀3,以及其他所有阀门。此时失压报警装置15发生响应。当所有的压力变送器都达到安全值时,除串联控制阀12以外的发梦都会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氯氢并网调控装置,包括气体缓冲罐1,气体缓冲罐1连接有气体输送平台,气体缓冲罐1上设有气体输出管,气体输出管上设有总控阀3,气体缓冲罐1上设有总控压力变送器2;气体输送平台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上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6,第一气体输送平台4与气体缓冲罐1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8;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上设有第二压力变送器7,第二气体输送平台5与气体缓冲罐1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9;总控阀3、第一控制阀8、第二控制阀9的信号输出端与主控模块16相连。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66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的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阴极导电梁的矫直修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