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7338.0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7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陇涤湘;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远瞻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032 | 分类号: | A61B3/03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李崧岩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力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视力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视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视力的检测,世界通用的做法是通过采用标准视力表来进行检测视力。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眼内结点所形成的夹角。正常情况下,人眼能分辨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所形成的视角为最小视角,即一分视角。视力表就是以一分视角为单位进行设计的。检查视力一般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两类,国际标准视力表由12行大小不同开口方向各异的“E”字所组成;测量从0.1-1.5(或从4.0-5.2);每行有标号,被检者的视线要与1.0的一行平行,距离视力表2-10米(我国国标使用5米),视力表与被检查者的距离必须固定,患者距表为2-10米。如室内距离不够2-10米长时,则应通过放置平面镜来反射视力表进行检测。进行检测先遮盖一眼,单眼自上而下辨认“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认为止,记录下来即可。而以上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1、检测视力时需要有2-10米的室内距离或者通过放置平面镜来缩短检测距离;2、需要有安静的环境,检测结果易受环境影响如光照;3、“E”字符排列固定,被测试者的记忆会影响视力检测结果;4、需要测试者与被测者相互配合,容易出错;5、测试距离较远,主观判断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视力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视力检测装置,包括正透镜和字符表;所述字符表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小字符;所述正透镜与字符表之间的距离为X,所述小字符的小字符边长为M。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光室和为字符表补光的光源,所述正透镜设在光室的一端,所述字符表设在光室的另一端,所述光源设于光室内。
进一步的改进是,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字符表使正透镜视野中的小字符发生变化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字符调整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字符调整装置包括分划板和与分划板的中心相连的第一马达;所述字符表设在分划板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第一马达相连接的第一单片机,分别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接的第一输入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字符调整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字符调整装置包括胶片、分别与胶片的两端连接的两个用于卷动胶片的胶片卷轴、分别与两个胶片卷轴相连接的第二马达,所述字符表设在胶片上;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第二马达相连的第二单片机、分别与第二单片机相连接的第二输入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与第二单片机相连的背光板;所述背光板为胶片补光。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三单片机、与第三单片机相连的显示屏、与第三单片机相连的第三输入单元和第三输出单元,字符表设在显示屏上。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视力检测装置根据国标或国际标准视力对照表的制作原理结合光学原理,将现有的检测条件苛刻、不便于使用的标准视力表通过相应的光学仪器和设备来实现;按照相应的公式换算后,根据换算得出的数据做成的视力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随时自查,随时取用的特点,消除了现有的通过视力表检测视力存在的缺陷;并在该装置的基础上采用电学动力设备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视力检测装置的自动化,从而达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检测结果准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视力检测原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视力检测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视力检测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视力检测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视力检测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其中,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为,1-第一光轴,2-第三正透镜,3-第二单片机,4-胶片卷轴,5-胶片,6-第二马达,7-背光板,8-第一显示屏,9-方向键盘,10-第二显示屏,11- 打印机,12-麦克风,13-第二光轴,14-第一正透镜,15-第二正透镜,16-分划板,17-第一马达,18-补光光源,19-扬声器,20-第一单片机,21-摇杆输入单元,22-第三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远瞻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远瞻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7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