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电机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6468.2 | 申请日: | 2016-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朱嘉东;陈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2831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电机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是一种通过永磁体建立磁场的电机,相比电励磁电机,永磁电机取消了励磁绕组和励磁电源,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没有励磁系统损耗,且永磁电机的尺寸和形式灵活多样,在空调器,特别是空调器的风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按永磁体的安置方式不同,永磁电机可分为表贴式和内置式两种,其中,内置式永磁电机相比表贴式永磁电机而言,通过放置更多的永磁体以提高气隙磁密,但是,内置式永磁电机的漏磁较大,特别是在铁芯中的漏磁,导致其效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永磁电机,旨在解决永磁电机漏磁大的问题,提高永磁电机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和环绕所述转子设置的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径D1与所述定子的外径D2的比值D1/D2为0.56~0.63。
优选地,所述转子的外径D1与所述定子的外径D2的比值D1/D2为0.56~0.57、0.57~0.62或0.62~0.63。
优选地,所述转子的外径为50~50.5毫米。
优选地,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多个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位于中部的转轴套环和多个沿所述转轴套环外圆周均匀分布的芯件,所述芯件通过连接桥连接于所述转轴套环的外圆周上,相邻两所述芯件间隔有沿所述转子铁芯径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永磁体沿该永磁体所在处的所述转子的切向磁化,相邻两个所述永磁体的同极相对设置,多个所述永磁体对应内置于多个所述安装槽中。
优选地,所述芯件的外侧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相对所述转轴套环的圆心相偏移设置,所述圆弧的直径为D3,所述转子的外径D1与所述圆弧的直径D3的差D1-D3为20~26毫米。
优选地,所述芯件的外侧为圆弧,所述圆弧的圆心相对所述转轴套环的圆心相偏移设置,所述圆弧的直径D3为30.36~33.40毫米,所述圆弧的直径D3的取值随着所述转子的外径D1的取值的增大而减小。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的长度L1为16~17毫米。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远离所述转轴套环的一侧设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宽度K为2~4毫米。
优选地,所述永磁体的宽度L2与所述敞口的宽度K的比值L2/K为1.2~2.0。
优选地,所述芯件远离所述转轴套环的一侧开设有狭缝孔,所述狭缝孔邻近所述永磁体设置,所述狭缝孔与邻近的所述永磁体的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60度。
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永磁体整体塑封。
优选地,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永磁体的两端通过灌封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永磁电机,所述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和环绕所述转子设置的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径D1与所述定子的外径D2的比值D1/D2为0.56~0.63。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永磁电机包括转子和环绕转子设置的定子,转子的外径D1与定子的外径D2的比值D1/D2为0.56~0.63。在永磁电机的运转过程中,在永磁电机中主要有铜耗和铁耗两种电磁损耗,而这两种损耗的分布比例和D1/D2的大小有很直接的关系,当D1/D2比值较小时,铜耗可能占比较高,当D1/D2比值较大时,铁耗可能占比比较高,只有当D1/D2在某一范围时,铜耗和铁耗的分布最佳,此时的电机效率也最高。通过将转子与定子的外径比值D1/D2设置为0.56~0.63,优化永磁电机中的磁路,使磁场主要分布在定子中,使得电机铜耗和铁耗分布最佳,从而提高永磁电机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永磁电机的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永磁电机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威灵电机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6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功率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加热散热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