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51009.5 | 申请日: | 2016-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柏;程伟;熊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分析 预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排放烟气,在所排放的烟气中,均含有大量的硫(二氧化硫)与硝(氮氧化物)等化学物质及固体颗粒物等杂质,不仅对人体的健康伤害很大、同时又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所以,国家历来对此始终都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又出台了对烟气排放更加严格、更新的排放标准。在这种更严格的新排放标准要求情况下,以往传统的烟气的除硫或除硝或同时除硫除硝设备,由于其结构过于简单且欠缺科学合理,所以已经不适用了。在这种情况下,对烟气的除硫或除硝或同时除硫除硝的新设备相继研制了出来,这些新设备解决了以往公知技术方法及设备的问题。烟气的除硫或除硝或同时除硫除硝的新设备在使用前,需要对烟气进行降温及去除固体颗粒物等杂质,这就是对烟气的预处理,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包括气体取样探头组件、预处理单元、吹扫单元和管道,所述气体取样探头组件上设有不锈钢过滤器、采样管和法兰套,所述气体取样探头组件通过管道与预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气体取样探头组件与预处理单元之间的管道上依次安装有进样电磁阀和进样电动球阀,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电动抽气泵、水洗装置、气液分离器、雾过滤器、除湿器、蠕动排液泵和精细过滤器,所述进样电动球阀通过管道与水洗装置相连接,所述水洗装置通过管道与气液分离器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排气端通过管道依次与雾过滤器、电动抽气泵、除湿器和精细过滤器相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蠕动排液泵相连接,所述蠕动排液泵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液口,所述除湿器的底部设有自动排液器,所述自动排液器通过管道与排液口相连接,所述吹扫单元包括减压阀、吹扫手动球阀和吹扫电磁阀,所述气体取样探头组件与进样电磁阀之间的管道上平行并联设置有吹扫手动球阀和吹扫电磁阀,所述吹扫手动球阀和吹扫电磁阀远离进样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减压阀相连接,所述减压阀连接有吹扫气体入口。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过滤器采用插拔式过滤器,且不锈钢过滤器为不锈钢粉末冶金烧结微孔式取样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电动抽气泵上设有抽气泵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电动抽气泵采用隔膜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内部设有玻璃珠滤液芯。
优选的,所述雾过滤器的壳体为有机玻璃材质,所述雾过滤器的内部滤芯采用PVC符合滤芯。
本实用新型中,插拔式过滤器及采样管的使得采样深度可调节,即在更换过滤器时可将过滤器拔至法兰套内,然后再关闭进样电动球阀,打开法兰盖,取下过滤器,及更换过滤器。这样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有机玻璃壳体,这样内部滤芯可视,滤芯为PVC复合滤芯,分层过滤,过滤精度为2-5μm。并具有除雾、除液功能,是气液分离器之后,系统的第二级过滤器,滤芯更换方便,正常更换周期为6个月,探头及吹扫单元主要功能是用N2气吹扫取样管和取样探头中水分、粉尘及杂质,以防止取样管道和取样探头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烟气分析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体取样探头组件、2采样管、3进样电磁阀、4进样电动球阀、5水洗装置、6气液分离器、7蠕动排液泵、8自动排液器、9精细过滤器、10除湿器、11电动抽气泵、12抽气泵调节阀、13雾过滤器、14吹扫手动球阀、15吹扫电磁阀、16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承科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51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带馈电的共用一个三模谐振腔的三工器
- 下一篇:一种四模介质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