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围檐式雨水调蓄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9576.9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9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神通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4D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小区 改造 围檐式 雨水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围檐式雨水调蓄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是城市水循环和区域水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加大;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很多还只停留在如何尽快地将城市雨水直接排放和简单地依赖“雨污分流”等传统观念上,这将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城市雨水问题不仅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投资建设、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污水厂建设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量逐年增加,处理率不断提高,点源污染在城市水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而面源污染所占比例日益提高,对城市水系构成严重威胁。
特别是目前一些老旧小区排水沟系统不完善,不透水面积比例高,容易出现路面积水,造成小区内涝和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因此,需对现有的老旧小区雨水调蓄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然而现有的改造方法大多需要对老旧小区进行大面积的开挖以建设雨水收集调蓄池,这样会对原小区生态环境及小区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整个升级改造过程施工量大、成本高,改造周期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高效、快捷的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围檐式雨水调蓄收集系统成为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围檐式雨水调蓄收集系统,可直接用于绿化、道路清洗以及消防用水等。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围檐式雨水调蓄收集系统,包括设置于屋面的雨水收集斗1、设置于地面上及窗台下与所述雨水收集斗1管道连接的围檐式雨水箱3,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为若干个并联或串联设置,所述雨水收集斗1和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之间设置雨水弃流过滤装置2,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通过输水管道与埋设于地面下的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上依次铺设有碎石层8、水泥砼底层7下面层6和面层5。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底部及周边采用防渗膜11进行密封,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与所述碎石层8之间铺设有土工布10,所述碎石层8内埋设有透水盲管9,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通过所述透水盲管9与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1、下面层2均采用孔隙率大于15%的全透型和排水型沥青混凝土铺就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砼底层7采用透水型水泥砼底层。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由若干个相互连通的储存单元并排组成,所述储存单元材质采用高抗冲改性聚丙烯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单元的体积为1000-1200mm×900mm×600mm,所述储存单元的体积的有效储水量为0.2-0.5m3。
进一步地,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为两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侧壁上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箱口配设有箱盖4。
进一步地,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可储水量为0.5-0.8m3;优选地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储水量为0.6m3。
进一步地,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材质采用高抗冲改性聚丙烯原料。
进一步地,所述采用防渗膜11进行密封的雨水储存模块12的底部铺设有地基层13,所述地基层13厚度为200mm,所述地基层13为黄沙和水泥垫层。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5的厚度为30-50mm,所述下面层6的厚度为40-60mm。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砼底层7的厚度为150-200mm,所述碎石层8的厚度为150-30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围檐式雨水箱3和/或所述雨水储存模块12连接的雨水利用装置14。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神通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神通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95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