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火锅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9313.8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倪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东海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27/1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1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炉 火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炉火锅锅具。
背景技术
火锅一般而言,是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将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其食材多样,现吃现烫,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尤其在冬季,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
但是,现有的火锅锅具在烹饪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1)在烫煮食材时,如果所放的食材过多而又未及时食用,则会造成食材直接接触锅底,时间一长,食材就容易煮烂,也容易造成糊锅,从而破坏火锅汤料的味道和影响食材的口感。
(2)由于火锅汤料为不透明液体,在烫煮过程中,汤料中的食材不易被看到,故经常需要使用者用筷子、勺子等工具在锅中寻找食材,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由于明火加热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在无论在家中还是餐饮店里多采用电磁炉对火锅进行加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一直保持高温加热不仅容易将食材煮烂造成食材的浪费,还会造成热量的浪费,增加能耗;为了避免持续的高温加热,使用者需要根据锅内食材的多少、汤底的沸腾程度不断地调节加热温度的高低,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食材捞取方便,能够节约能耗的一种电磁炉火锅锅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炉火锅锅具,包括有电磁炉和锅体,电磁炉上设置有电源线和控制器,锅体由外锅体和内锅体构成,外锅体的中心竖向设置有升降器总成;升降器总成包括有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池、电路板、电机、减速器以及相螺接配合的螺杆和升降螺母,电池、电路板以及电机构成电回路,螺杆经减速器与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升降螺母的外周设置有连接销,连接销从竖向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导轨中伸出,并与内锅体相连接固定;
控制器与电磁炉、电路板信号连接,电磁炉的输出功率与所述内锅体的升降相联动,当内锅体上升时,电磁炉的输出功率变小,当内锅体下降时,电磁炉的输出功率变大。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导轨的数目为四条,四条导轨均匀分布,相邻导轨之间的夹角为90°,相对应的,连接销的数目也为四个。
上述的内锅体的中心设置有导柱套,该导柱套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销相适配的连接孔。
上述的导柱套与所述内锅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套,该连接套呈锥形结构。
上述的内锅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漏汤孔,第一漏汤孔为发散形分布,第一漏汤孔呈长条状的弯曲结构。
上述的内锅体的外周设置有挡边,该挡边上设置有第二漏汤孔,第二漏汤孔呈长条状结构。
上述的升降器总成的下端设置有连接螺杆,该连接螺杆与所述外锅体相连接,外锅体的中心竖向设置有安装柱,该安装柱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螺母,该连接螺母与所述升降器总成下端的连接螺杆连接配合。
上述的电磁炉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
上述的外锅体上对称设置有把手。
上述的控制器置于一控制器支架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炉火锅锅具,其由电磁炉和锅体组成,锅体则由外锅体和内锅体构成,外锅体上设置有升降器总成,通过升降器总成实现内锅体的升降,而且电磁炉的输出功率与内锅体的升降相联动,其具有以下优点:
(1)由控制器控制内锅体升降,操作十分方便,而且可以任意控制内锅体的升降高度。
(2)将内锅体上升使其离开外锅体中的汤底,能够很好地控制食材的烹煮时间,避免食材的过度烹煮而造成营养的流失甚至食材的浪费,也避免了因食材煮烂而造成的糊锅。
(3)内锅体上升的同时将食材也从汤底中捞出,避免了在汤底中寻找食材的尴尬。
(4)内锅体上升后,可以将未烹煮的食材放入内锅体中,再将内锅体下降使食材进入汤底中进行烹煮,避免了直接将食材扔进汤底造成汤底外溅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使进食过程更加安全。
(5)内锅体上升时,电磁炉的输出功率变小,不仅可以减少电量消耗,节约了能源,还能避免汤底的过度沸腾,造成汤底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火锅锅具的内锅体采用垂直升降,避免旋转升降时会将汤底甩出的安全隐患,使用十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锅体以及升降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升降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内锅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东海,未经倪东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9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