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皮电缆端头的接地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5072.X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8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玲;薛胜龙;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8 | 分类号: | H02G15/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龙,刘楠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皮 电缆 端头 接地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端头固定结构,属于测井和试井仪器领域。
背景技术
油田到开发后期后,普遍进入高含水阶段。一般油井多采用多层笼统合采工艺,因此油田技术开发部门无法准确获得某一地层的详细参数(如地层压力、产液量、含水率、温度等),不能针对各地层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很多油田都在想方设法,搞精细化采油,提高对地层特性的认识。随着油田对于井下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井下仪器也从存储式仪器逐步向直读式仪器发展。直读式仪器操作简单,数据读取直观,配合地面设备可以采集各个时期的分层压力、温度数值等,了解储层参数变化规律,从而进行储量估算和产能预算。同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控制井下仪器进行动作,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减少反复上下井成本。直读式仪器可以大大提高地层测试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增强同井中各个层位之间的可比性,从而尽快的看到经济效益,对油气藏的开发和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直读式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通讯电缆。井下仪器的通电、测试动作及数据传输均与电缆密不可分。直读式仪器下井工艺复杂,因此下井过程中如何连接和保护电缆则成为了影响仪器下井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油田常用的胶皮电缆,设计一种可靠的接地及固定结构方式,防止电缆在下井过程中松动,提高电缆连接通讯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胶皮电缆端头的接地固定结构,包括压紧螺塞、卡子、垫圈和外管,卡子为可变形的锥形套管,卡子的两端均开设有通槽,使该零件可以有变形空间将胶皮电缆夹紧,外管的一端设置有沉降孔,垫圈卡在沉降孔的底部,胶皮电缆的一端穿过沉降孔和垫圈伸至外管内,卡子套设于胶皮电缆上,且卡子的锥底端设置于沉降孔内并顶至垫圈,压紧螺塞套设于卡子的另一端,沉降孔带有内螺纹,压紧螺塞通过外螺纹旋紧固定于外管端部的沉降孔上,由于胶皮电缆外壳为胶皮,采用钢管电缆的固定方法容易将胶皮割破甚至割断,而该零件则是通过拧紧卡子压紧螺塞挤压卡子变形,施加在电缆上的夹紧力较为均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抱紧固定作用,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外层胶皮被割伤。
优选结构为:卡子的两端分别交错地切割加工有四个通槽,通槽的底部留有连接量;
前述胶皮电缆端头的接地固定结构中,外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电缆接头,胶皮电缆的端部通过密封塞组件与电缆接头固定连接,该密封塞组件市场有售,使用最高温度高达125℃,能够承受高达100MPa的压力而不泄露;
前述胶皮电缆端头的接地固定结构还包括有枣核、枣核压紧螺塞和压紧螺母,枣核为两端为锥形的圆柱体,且其中心开设有通心孔,枣核套设于垫圈和密封塞组件之间的胶皮电缆上,枣核压紧螺塞压紧套设于枣核的一端,压紧螺母套设于枣核压紧螺塞的一端和枣核的外侧,且压紧螺母通过外螺纹旋紧固定于外管内,胶皮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压紧设置于枣核和压紧螺母之间;
安装时,将电缆外壳胶皮剥掉,露出金属屏蔽层,将枣核穿入电缆芯线与屏蔽层之间,再将屏蔽层与芯线一同穿过枣核压紧螺塞,拧紧压紧螺母,从而通过枣核将金属屏蔽层固定在压紧螺母与枣核压紧螺塞之间,起到可靠接地和固定的作用;
前述胶皮电缆端头的接地固定结构中,外管与电缆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由于胶皮电缆外壳为胶皮,采用钢管电缆的固定方法容易将胶皮割破甚至割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子沿圆周抱紧固定方式,通过拧紧卡子压紧螺塞挤压卡子变形,施加在电缆上的夹紧力较为均衡,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抱紧固定作用,同时也能有效防止外层胶皮被割伤,另一方面,由于卡子长度较长,一般为15mm,增加了与电缆的接触面积,使电缆固定非常牢靠;通过枣核固定方式,一方面大大提高仪器接地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金属屏蔽层也可以对电缆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卡子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凯山石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5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 下一篇:大容量高压限流熔断器组合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