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送辊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2712.1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2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周毕萌;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盟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7/00 | 分类号: | B65H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送辊轮。
背景技术
输送塑料膜的辊轮一般为圆柱形,当使用时间久后,辊轮两端由于摩擦力不均等情况,使得输送的塑料膜位置产生偏移,不利于塑料膜的正常输送,在后期的加工中容易出现褶皱,在调节偏移量的时候,由于塑料膜与辊轮的接触面为塑料膜与圆柱形相切线,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摩擦力较大,不容易调整偏移位置。
专例一种导辊(申请号为:201110215094.0),公开了一种导辊,包括导辊本体,所述导辊本体是由多个椭圆形关节顺次相连组成,由于导辊是由多个椭圆形关节相连组成,这样网带在运动中,始终向各自弧形高面受力,使得网带受力均匀,但是导辊本体两端不易调节,从而导致输送膜偏移量不易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调节输送膜偏移量的纺锤形输送辊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辊轮,包括支架、滑动机构和辊轮本体,所述辊轮本体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辊轮本体两端均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在所述支架上水平滑动,所述辊轮本体为纺锤形,输送塑料膜时,由于摩擦力不均使得塑料膜易向辊轮两端偏移,本实用新型的辊轮两端均设置有滑动机构,通过辊轮两端的滑动即可调节塑料膜的偏移量。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块和螺纹杆,所述滑块一端与所述辊轮本体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与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导轨,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块沿着导轨在支架上水平滑动,方便辊轮两端的滑动,易于调节塑料膜的偏移量。
优选的,所述纺锤形中间凸出部分直径比两端直径大20-60mm,使得输送膜与所述辊轮本体两端接触面小,易于通过调节辊轮本体调整输送膜的偏移量。
优选的,所述辊轮本体上还设有镀锌层或其它防腐材料,可提高所述辊轮本体的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并使得输送膜与辊轮的接触面积减小,容易调节输送膜的偏移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滑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镀锌层;2、支架;3、导轨;4、滑块;5、螺纹杆;6、辊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辊轮,包括支架2、滑动机构和辊轮本体6,辊轮本体6两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支架2上,且辊轮本体6两端均可分别通过滑动机构在支架2上水平滑动,辊轮本体6为纺锤形,输送塑料膜时,由于摩擦力不均使得塑料膜易向辊轮本体6两端偏移,辊轮本体6两端均设有滑动机构,通过辊轮本体6两端的滑动即可调节塑料膜的偏移量。
滑动机构包括滑块4和螺纹杆5,滑块4一端与辊轮本体6连接,滑块4另一端与螺纹杆5连接,螺纹杆5设置在支架2上,支架2上还设有导轨3,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杆5转动从而带动滑块4沿着导轨3在支架2上水平滑动,方便辊轮本体6两端的滑动,易于调节塑料膜的偏移量。
纺锤形辊轮本体6中间凸出部分直径比两端直径大20-60mm,使得输送膜与辊轮本体6两端接触面小,易于通过调节辊轮本体6调整输送膜的偏移量。
辊轮本体6上还设有镀锌层1或其它防腐材料,可提高辊轮本体6的耐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当输送膜出现偏移时,调节偏移方向的设在支架2上的螺纹杆5转动从而带动滑块4及连接在滑块4上的纺锤形辊轮本体6沿着导轨3在支架2上水平滑动,从而调节输送塑料膜的偏移量;由于纺锤形的特殊结构使得辊轮本体6更加易于调节,从而更方便、快速调节输送膜的偏移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盟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盟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27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材感应自动送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纸张输送装置的易操作滚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