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椅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31595.7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4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进华 |
主分类号: | A47C7/46 | 分类号: | A47C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椅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特别涉及一种在工作或学习环境下使用的椅子。
背景技术
椅子是人们日常办公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按材质分,实木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皮艺椅等。按使用场合分,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等。
现有用于工作的椅子和用于学习的椅子,其靠背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可活动的。如此,用户在长时间坐靠时,屁股往往会往前移一段距离。此时如果身体再靠在椅子的靠背上时,用户的腰部就会留出一个很大的空隙, 腰椎处于悬空的状态。而腰椎处于悬空的状态时,对人体的腰椎健康是很不利的,长时间如此,易发生椎间盘突出,甚至脱落,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健康的椅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椅子,包括支撑座、靠背、连接架和供用户乘坐的座板,所述靠背通过所述连接架设于所述支撑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用于支撑背部的背部接触段、用于支撑腰部的腰部接触段、以及连接所述背部接触段与腰部接触段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中预设位置通过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靠背可绕所述旋转结构从预设状态顺时针旋转;外力消失后,所述靠背回到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设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座板包括基本水平的供用户乘坐的乘座部分和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的坡面部分,所述乘座部分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所述坡面部分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前方。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座板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座板包括基本水平的供用户乘坐的乘座部分和沿用户乘坐方向向下倾斜的坡面部分,所述乘座部分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后方,所述坡面部分位于用户乘坐方向的前方。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坡面部分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锐角范围在大于6°并小于25°之间。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范围在7°-15°。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锐角为12°或13°或14°或15°。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乘座部分为所述座板一半至三分之二的部分;剩下的则为所述坡面部分。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乘座部分基本占所述座板一半的比例;或者所述乘座部分基本占所述座板三分之二的比例。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座还具有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座板和连接架都设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上,所述升降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座板和靠背的离地高度。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为气压升降柱或螺杆升降机构或调节件紧固升降杆的升降机构或插销与多孔位结构体相配合的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座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与连接架之间的旋转结构上还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使所述靠背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在所述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扭簧,所述扭簧使所述靠背保持在预设位置,所述旋转结构内还设有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使所述靠背在复位时绕所述旋转结构缓慢地旋转复位。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中至少所述过渡段的宽度大于所述连接架中干涉段的宽度,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干涉段的干涉作用使得所述靠背不受外力时保持在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结构的轴心离所述座板的高度在320MM-380MM。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和座板上均设有软垫。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与人体背部和腰部接触的面设成人体正常生理曲线的形状。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的重心位于所述旋转结构的下方,所述靠背的重力使得所述靠背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在所述预设状态。
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座上设有适于在地面上滑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背部接触段与腰部接触段之间的连接过渡段通过旋转结构可旋转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靠背可绕所述旋转结构从预设状态顺时针旋转,所以用户的背靠在所述靠背上时,通过所述靠背绕所述旋转结构的轴心旋转,所述腰部接触段可以支撑到用户的腰部,防止腰椎受力。
本实用新型中的其它有益效果,还将在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椅子的一优选实施例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靠背的形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进华,未经徐进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31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