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7801.7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治安;刘毅;陶艳军;陈宗;丁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束腰 耐振型 铝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用于滤波、旁路、耦合,具体应用非常广泛,在一些振动环境下,特别如汽车电子上的应用,铝电解电容器容易出现由于振动造成的性能不稳定,甚至出现内部正负极短路,或者正极与铝壳打火而造成电容器失效的情况。在这种应用环境就必须保证电容器在振动的条件下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铝壳上束腰,凹陷槽技术来固定芯包,提高铝电解电容器的耐振动能力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包和外壳,所述电容器芯包通过橡胶塞密封在外壳内;所述橡胶塞和外壳之间通过橡胶塞束腰挤压密封;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固定电容器芯包的内凹陷槽。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内凹陷槽为圆形素子束腰,所述素子束腰的深度为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到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0.5mm;素子束腰的宽度为0.2mm-2mm。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素子束腰为单圈素子束腰或者多圈素子束腰,多圈所述素子束腰均匀的设置在外壳上。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内凹陷槽为竖形凹槽,所述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竖形凹槽。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竖形凹槽的深度为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到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0.5mm;竖形凹槽的宽度为0.2mm-2mm。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内凹陷槽为点状凹槽;所述外壳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点状凹槽。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点状凹槽的深度为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到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0.5mm;点状凹槽的半径为0.2mm-2mm。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外壳内壁镀有一层绝缘膜。
上述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优选的,所述外壳与电容器芯包的接触部为弧形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通过圆形素子束腰、竖型凹槽或点状凹槽将电容器芯包固定在外壳内,当电容器在使用(例如汽车上)时,在振动环境下芯包不会出现晃动的现象,使得电容器的性能非常稳定,也不会出现因为振动而造成正负极短路或者正极与铝壳打火而造成电容器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电容器芯包;2、外壳;3、橡胶塞束腰;4、素子束腰;5、弧形部;6、竖形凹槽;7、点状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连接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束腰的耐振型铝电解电容器,包括电容器芯包1和外壳2,电容器芯包1通过橡胶塞密封在外壳2内;橡胶塞和外壳2之间通过橡胶塞束腰3挤压密封;外壳2上设置有固定电容器芯包1的内凹陷槽。
本实施例中,内凹陷槽为圆形素子束腰4,素子束腰4的深度为外壳到芯包外径之间的距离+0.5mm;素子束腰的宽度为2mm。素子束腰4为单圈素子束腰或者多圈素子束腰,多圈素子束腰均匀的设置在外壳2上。
本实施例中,外壳2内壁镀有一层绝缘膜。外壳2与电容器芯包1的接触部为弧形部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78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