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逆作法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冠梁抗浮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7748.0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6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储柯钧;任玉瑾;赵亮;李立;张美琴;田力;苏云霄;吴迪;曹萌芽;刁晓伟;朱光亚;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地下工程 围护结构 冠梁抗浮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作法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冠梁抗浮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面生存空间拓展与耕地面积持有二者矛盾重重,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的主题,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地下商业街的开发真如火如荼,而在城市中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受交通管线等严重制约,因此必须从工程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中来解决这些难题,因此逆作法施工应运而生,这一技术能很好的缓解这些制约因素,但传统工艺在结构抗浮及防水两方面难以兼容,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逆作法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冠梁抗浮节点,它不仅能很好的解决逆作法工程抗浮问题、外包方水不封闭问题,还能优化施工工况下结构受力,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整体结构的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C形冠梁、抗剪件、后注浆管;所述的C形冠梁设在围护结构顶部; C形冠梁、抗剪件、后注浆管浇筑在混凝土内;抗剪件设在C形冠梁的正投影区域内;后注浆管沿C形冠梁纵向间隔埋设;后注浆管的一端设在C形冠梁的正投影区域内,一端设在正投影区域外;所述的C形冠梁的凹槽内铺设有柔性防水层;柔性防水层上设有防水层接头;
所述的抗剪件由抗剪钢筋、栓钉或型钢组成;
所述的后注浆管可采用DN32普通水煤气管,沿C形冠梁纵向间隔埋设的间距为1-2m;
所述的柔性防水层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密封胶层、防水加强层、防水层;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逆作法地下工程围护结构冠梁抗浮节点,通过优化离散的围护结构顶部冠梁截面形式,由传统的矩形截面调整为C形截面,兼顾冠梁本身的功能、支点功能、抗浮衔接功能以及地下工程全包防水功能,使得围护结构、外包防水层、主体结构通过C形冠梁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施工工况和使用工况下充分发挥各自特点和作用,优化阶段性受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柔性防水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C形冠梁;2、后注浆管;3、柔性防水层;4、主体结构;5、围护结构;6、抗剪件;3-1、防水层;3-2、防水加强层;3-3、密封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C形冠梁1、抗剪件6、后注浆管2;所述的C形冠梁1设在围护结构5顶部; C形冠梁1、抗剪件6、后注浆管2浇筑在混凝土内;抗剪件6埋设在C形冠梁1的正投影区域内;后注浆管2沿C形冠梁1纵向间隔埋设;后注浆管2的一端埋设在C形冠梁1的正投影区域内,一端在正投影区域外;所述的C形冠梁1的凹槽内铺设有柔性防水层3;柔性防水层3上设有防水层接头;
所述的抗剪件6由抗剪钢筋、栓钉或型钢组成;
所述的后注浆管2可采用DN32普通水煤气管,沿C形冠梁1纵向间隔埋设的间距为1-2m;
参看图2所示,所述的柔性防水层3由内而外依次设有密封胶层3-3、防水加强层3-2、防水层3-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施工步骤如下:
一、地下围护结构5施工完毕后,在其上绑扎C形冠梁1钢筋,在C形冠梁1的设计指定位置上预置抗剪件6和后注浆管2,并完成混凝土浇筑;
二、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C形冠梁1中铺设柔性防水层3,并预留好防水层接头;
三、绑扎顶板(或侧墙)钢筋笼,浇筑顶板(或侧墙)混凝土,在C形冠梁1的预埋后注浆管2区域进行后注浆,确保C形冠梁1与主体结构4间密实;
四、进行其他的施工步序。
所述的C形冠梁1结构尺寸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及受力特征而定;
所述的抗剪件6埋设间距根据实际受力计算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7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装的塔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甲烷气体吸收功能的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