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24070.0 | 申请日: | 2016-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豹;辛霞;李洁琼;乔莉娜;金鲜珍;赖函;金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B65D85/20;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温度计 存放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生命体征的测量在临床护理实践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并且测量结果直接反馈患者的基本信息,而在生命体征监测指标中体温是重要监测指标之一,可以为医护工作者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基础依据。目前,基础护理学中推荐成人常用测量体温的方法是腋温法,且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在临床护理中,每日需要为每位患者至少监测1次体温,新入院患者、发热患者监测频率更高。换言之在一个45张床的标准病区,护理人员每日要至少使用45根体温计监测体温,且在使用前应用力甩回刻度线保证每根体温计均在35摄氏度以下,体温计的前期准备需要15分钟,使用完毕后,收回的体温计还需要消毒30分钟,待干备用,程序复杂、耗时、耗力。
医护人员每次巡查需要携带大量的温度计,目前基本都是将几十根温度计置于一个塑料饭盒内,为每个患者发一个;在需要进行温度测量时,简单的通过酒精擦拭就进行使用,很容易造成病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其不利于温度计的存放和消毒;而且每次甩温度计时均需人力完成;这不仅加重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还是职业暴露的一个潜在问题,经常有护士甩体温计时发生体温计被打破事件。
而目前电子体温计的出现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其不稳定性受到质疑。电子体温计依靠热辐射的方式测量体温,受到环境的极大影响,有文献报道其误差范围大于水银体温计,只适合用于初步筛查,对于确诊还需要水银体温计。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携带、盛放和消毒该温度计;且该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可与可变速甩体温装置配合使用,其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也进一步避免了交叉感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
包括笔筒状的存放筒和设于其上方的盒盖;
所述存放筒的底部设有集液腔,其内部设有吸水棉;所述集液腔为一抽屉状设于所述存放筒的底部;
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其分别设于所述存放筒的中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隔板设于所述集液腔的上方;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设有位置对应设置的若干个温度计插孔;各个温度计插孔上设有硅胶圈;
还包括内紧圈,其环绕于所述存放筒的内壁,其出口端穿出所述存放筒的外壁并通过调节扣扣设于存放筒外。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所述盒盖包括盖体和封盖;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软质硅胶;所述盖体上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封盖通过卡扣扣设于所述凹槽上;
所述盖体与存放筒通过螺纹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还包括笔夹,其设于所述存放筒的外侧壁;
所述存放筒的外侧壁上设有手指状的防滑槽;其上设有防滑凸起。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所述吸水棉为楔形;
所述吸水棉的的高度为2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所述存放筒的高度为110mm;
所述温度计插孔的数量为10-30个。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所述内紧圈为宽度为5mm的弹性带体;
所述出口端设有密封圈。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所述存放筒和盒盖采用医用塑料制成;
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采用软质塑料制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中,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可配合可变速甩体温装置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其将多个温度计进行统一存放、携带、消毒操作,对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减少护士工作量有促进作用,临床应用需求量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可进行温度计的消毒和盛放,同时也便于医护人员携带;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温度计存放消毒装置,本装置可以存放多个温度计,避免多个温度计之间相互碰撞,避免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24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