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牛黄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9635.6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51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广能;王文仕;王英柱;蔡为平;张治和;方尚文;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413 | 分类号: | 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曹桓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牛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牛黄床。
背景技术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牛黄清热解毒作用较强,用于咽喉肿痛、溃烂,口舌生疮,可配以麝香、珍珠、冰片等外用,如八宝吹喉散,或配以草河车、银花、黄芩、雄黄等内服,如牛黄解毒丸,并治一切痈疽疔毒之症;用于乳癌、瘰疬、痈毒等症,以本品为主治药,与麝香、乳香、等药合用,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结,如犀黄丸。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人工牛黄在制造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传统的人工牛黄在制造过程中牛黄的成形差,牛黄的制造质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牛黄床,以改善传统的人工牛黄制造加工过程中牛黄床结构单一,牛黄的成形效果差,成形质量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黄床,包括布袋、网格状结构的上盖以及网格状结构的下盖,其中:
所述上盖具有第一缩口以及第一敞口,所述下盖具有第二缩口以及第二敞口,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令所述第一敞口与所述第二敞口对接,所述第一敞口和所述第二敞口位于所述第一缩口和所述第二缩口之间;所述布袋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上盖以及所述下盖位于所述布袋内,且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缩口或者所述第二缩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呈半球壳状,所述第一缩口与所述第一敞口同轴设置,所述上盖的直径由所述第一缩口朝向所述第一敞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敞口处设置有第一环状连接部,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敞口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围绕所述第一敞口的中心轴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下盖呈半球壳状,所述第二缩口与所述第二敞口同轴设置,所述下盖的直径由所述第二缩口朝向所述第二敞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敞口处设置有第二环状连接部,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第二敞口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第二环状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围绕所述第二敞口的中心轴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牛黄床还包括连接件,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布袋包括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安装在所述开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布袋设置有两个所述开口,每个所述开口处安装有所述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牛黄床,其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造方便,制成成本低,同时,在牛黄床内注入事先配制好的非致病性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培养基在胆囊内与胆汁相互作用,开始逐渐形成胆结石,并逐渐附着在牛黄床内,在一定时间内,胆结石逐渐成形,成形完成后,将胆结石即牛黄从牛黄床内取出,操作方便。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9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