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椅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18944.1 | 申请日: | 201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82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栋;宿亚杰;王雨晴;李江浪;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庆栋 |
主分类号: | A47C1/024 | 分类号: | A47C1/024;A47C1/028;A47C1/03;A47C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21 | 代理人: | 易晓钰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椅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椅子。
【背景技术】
办公椅子是人们日常工作中必备的一件用具,其种类繁多,但是目前大多椅子只是供人们坐;中午需要休息时,坐在椅子上然后头趴在桌子上,这样休息起来,脖子手臂都疼,还休息不好;另外一种就是坐在椅子上往后靠着靠背休息,这种方式也会使人脖子和腰部酸疼,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多用途椅子,该多用途椅子能够提供人们办公坐的功能还提供人们中午休息躺着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功能多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椅子,所述多用途椅子包括有脚部、座位、靠背、两手持部及两固定杆,所述脚部包括有脚架及若干万向轮,所述脚架包括有支撑盘、若干支撑杆及支撑柱,所述若干支撑杆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盘的外周,所述若干万向轮分别安装在所述若干支撑杆的自由末端,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并且与所述支撑盘具有相同的中心轴;
所述座位包括有沉重板及两拉伸板,所述沉重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并且与所述支撑柱的中心轴垂直,所述沉重板两侧分别开设有卡扣孔,并开设有两安装空间,所述卡扣孔包括有上孔及与所述上孔连通的下孔,所述上孔及所述下孔分别包括有宽部及与所述宽部连通的窄部,所述上孔的宽部与所述下孔的宽部对齐,所述上孔的窄部与所述下孔的窄部交错,所述两拉伸板分别包括有拉伸板本体及旋转安装在所述拉伸本体上的支撑脚,所述两拉伸板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两安装空间内,并能够从所述沉重板的前端拉出;
所述靠背包括有背板及定位部,所述背板旋转安装在所述沉重板的后端,所述定位部安装在所述背板的背面,并包括有两夹持块、连接块、套筒及定位杆;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两夹持块,并在所述两夹持块之间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套筒一端旋转安装在所述两夹持块之间,另一端为自由末端,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帽,另一端安装有滑动轮;
所述两手持部分别旋转安装在所述背板的相对两侧,每一手持部包括有旋转块及手持块,每一旋转块旋转安装在所述背板上,所述手持块自所述旋转块一侧弯折延伸形成,并且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孔包括有宽部及与所述宽部连通的窄部;
每一固定杆包括有杆体、第一肋条及第二肋条,所述第一肋条及所述第二肋条分别安装在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在平行于所述杆体中心轴的同一直线上;
所述背板相对所述沉重板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背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背板垂直于所述沉重板,所述卡孔与对应的下孔对齐,所述两固定杆的第一肋条分别能够依次穿过对应下孔、上孔及卡孔的窄部与所述卡孔边缘卡扣,所述第二肋条能够穿过所述下孔的窄部与所述上孔的边缘卡扣,所述两固定杆的杆体分别收容在对应的卡孔及上孔的宽部内,所述手持部的两旋转块与所述背板在同一平面,两所述手持块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所述沉重板及所述背板,所述定位帽滑动卡在所述套筒内,所述两拉伸板分别收容在所述两安装空间内,所述两支撑脚分别收容在所述两拉伸板本体内;
所述背板在第二位置时,所述两固定杆的第一肋条及第二肋条分别脱离对应的卡孔及卡扣孔,所述背板与所述沉重板在同一平面,两所述旋转块与所述背板垂直,两所述手持块相互平行,并平行于所述背板,所述定位帽收容在所述定位孔内,并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背板垂直,所述两拉伸板能够分别被拉出所述沉重板,所述两支撑脚分别与对应的拉伸板本体呈钝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背板具有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所述背板在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沉重板垂直,这时可作为办公椅子使用,当所述背板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背板与所述沉重板在同一平面,且相对所述沉重板拉出所述拉伸板,这时可作为中午休息的平躺椅子,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椅子的一立体图,其中,背板处于第一位置。
图2是图1中沿II-II方向的一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III-III方向的一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椅子的另一立体图,其中,背板处于第二位置且未显示支撑脚。
图5是图4中V部分的一放大图。
图6是图4中沿VI-VI方向的一剖视图。
图7是图6中VII部分的一放大图。
图8是图1中定位部的一立体图。
图9是图4的另一立体图,并显示支撑脚。
图10是图9中的一仰视图。
图11是图1中固定杆的一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庆栋,未经张庆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189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