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图书借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909043.6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47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朱静;王博;范辉建;石砦;李志杰;郑培庆;李永可;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0 | 代理人: | 管宝伟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图书 借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图书借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图书馆的管理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条形码上,系统普遍采用“安全条形码技术的+磁条”的方式,以磁条作为安全保证,条形码作为身份确认证明。但在实际的图书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图书排架困难,借还操作劳动强度高,自动化程度低,缺乏人性化管理以及磁性条纹防盗效果差等问题,制约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图书借阅系统,其安全有保证且借阅操作简单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图书借阅系统,其包括:
多个图书射频标签,与多本图书一一对应,并且每个所述图书射频标签用于存储对应的所述图书的基本信息;
人员射频标签,用于存储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通过读取模块即可读取存储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
所述图书射频标签与所述人员射频标签上设有非金属的RFID扫描区;通过读取模块即可读取书本的信息和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
读取模块,用于读取所述图书射频标签和人员射频标签;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读取模块读取的人员射频标签信息,并判断所述人员射频标签信息与预存身份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启动触摸显示模块,若否,则不动作;
触摸显示模块,包括选择模块和状态显示模块,所述选择模块用于选择借阅或归还所述图书射频标签对应的图书,所述状态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图书射频标签对应的图书的借还状态。
所述读取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均安装在壳体内,内含条码阅读器,并与天线连接,壳体内设有屏蔽盒,所述屏蔽盒由电磁波吸收材料制成,使得壳体的内壁被电磁波吸收材料覆盖,以减少电磁波的反射,从而降低基于RFID的图书借阅系统的电磁干扰;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导电触摸显示模块安装在壳体的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记录保存模块,所述记录保存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且用于保存借阅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借阅人员借阅的图书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计时模块和提醒模块,计时模块和提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当所述图书被借阅后,所述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并在达到设定时间后发出反馈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提醒模块发出提醒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操作包括短信提醒、邮件提醒和延期计费提醒。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用户增减模块和权限维护模块,其中,
所述用户增减模块,用于增加或删除借阅人员的预存身份信息;
所述权限维护模块,用于对借阅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所述图书射频标签中,所述图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图书的名称、作者、摘要、层标和架标。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显示模块为液晶触摸屏,所述液晶触摸屏的表面还设有透明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图书射频标签的RFID识别防碰撞方法为二进制树算法,步骤为:
(1)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进入读取模块工作范围,读取模块发出一个最大序列号,所有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的序列号均小于该最大序列号,所以在同一时刻将自身序列号返回给读取模块;
(2)由于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序列号的唯一性,当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数目不小于两个时,必然发生碰撞.发生碰撞时,将最大序列号中对应的碰撞起始位设置为O,低于该位者不变,高于该位者设置为l;
(3)读取模块将处理后的序列号发送给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序列号与该值比较,小于或等于该值者,将自身序列号返回给读取模块;
(4)循环这个过程,就可以选出一个最小序列号的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与该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进行正常通信后,发出命令使该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进入休眠状态,即除非重新上电,否则不再响应读取模块请求命令。也就是说,下一次读取模块再发最大序列号时,该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不再响应;
(5)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按序列号从小到大依次识别出各个图书射频标签或人员射频标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909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力电动车租借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助吸尘消毒一体机